还好,咸丰大帝没做任何考虑就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还当场怒斥率先提出这个建议的户部尚书瑞麟简直荒唐——让差不多和洋人穿一条裤子的吴超越掌握直隶军队,要是吴超越突然勾结洋人造反,那野猪皮家族还不得马上被吴超越给杀光宰绝了啊?
当然,这个想法咸丰大帝当然不能直接说出来,怒斥瑞麟的借口也是天下中枢的湖广重地岂能离开吴超越的坐镇?而挨了骂之后,吴超越的老上司瑞麟也马上改了口,说道:“奴才该死,主子训斥得是,湖广重地是不能离开能征善战的吴超越坐镇,奴才收回奏请。但奴才还是觉得,吴超越的通夷之才也不能过于浪费,请主子不妨考虑把洋人提出的修约条件抄录一份发往湖北,让吴超越帮着参谋参谋,看看能不能找出让朝廷和洋人都能接受的修约之法。”
想起吴超越参与大沽口谈判时那次给自己的惊喜,咸丰大帝倒也没再拒绝,马上就点了点头,说道:“言之有理,就这么办吧,马上把洋人提出的无耻要求抄录一份发往湖北,让吴超越建议如何修改应对。”
咸丰大帝当然给吴超越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英法两国提出的修约内容同样无比苛刻,吴超越不管是建议咸丰大帝同意那一条,马上就是史书留名的卖国汉奸。所以看完了咸丰大帝用驿站送来诏书之后,还没来得及看英法两国提出的修约内容,吴超越就已经苦笑出声,哀叹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下好了,又得被人骂吴小汉奸了。”
“慰亭,这事千万不能搀和。”赵烈文也赶紧警告道:“因为叶名琛的事,汉阳那边本来就对洋人有不小的怨气,这事你再搀和进去,如果再有什么人乘机煽风点火,恐怕汉阳那里就得象广州一样的闹起来。”
“这倒不至于。”吴超越摇头,一针见血的指出道:“广州那边的排外风气盛行有两个原因,一是洋人每次都先打广州,百姓受了战火之灾当然恨洋人入骨。二是洋人逼迫朝廷增开通商口岸后,广东十三行丢了垄断进出口贸易的特权,官商百姓甚至军队海盗,没有一个不受到经济影响,所以才滋生了排外风气。”
“汉阳这边不一样,洋人没在湖北发起过战争,老百姓没受过洋人的罪,相反还因为汉口成为通商口岸而占了不少经济上的便宜,所以叶家不管怎么闹都翻不起多大风浪。”
自信了自己地盘的稳定之后,吴超越这才愁眉苦脸的拿起抄录的换约条文细看,结果越看吴超越当然越是愁眉苦脸,越是唉声叹气,还忍不住念出了声来,“允许英法公使驻京,允许外籍传教士进入内地自由传教,允许英法两国公民自由进入内地通商游览,这几条倒是很可以商量。”
“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八处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和子口税,允许鸦片自由贸易,割让九龙给英国,允许法国传教士在各省自由购地建教堂,赔英国纹银六百万两,赔法国纹银六百万两……”
念到这里,吴超越忍无可忍的把条约一扔,骂道:“简直坑老子,这些条款那怕我建议同意一条,老子这辈子的卖国贼骂名就永远洗不掉!”
“你前面念的几条,估计朝廷也不可能答应。”赵烈文微笑说道:“尤其是第一条允许英法公使驻京,你要是敢建议朝廷接受,皇上绝对能把你皮剥了!上次大沽口没能谈成,就是皇上绝不答应让洋人住进京城,还有不允许在北京换约。”
“看来只能用老办法了。”吴超越很是无奈地说道:“就说我和洋人过往甚密,且洋人还曾经向我打听过朝廷对换约的态度,为了避免瓜田李下,不敢发表……咦?”
说到这,吴超越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忙又拿起了条约细看,盘算了片刻之后,吴超越又突然说道:“惠甫,要不咱们给皇上分分忧,请皇上允许英法公使常驻汉口?设一个总理各国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涉?”
“你不怕麻烦?”赵烈文一愣,疑惑说道:“让洋人公使常驻汉口,又设一个总理各国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涉,皇上九成九会把这个差使推给你,你就不怕到时候两头受气?”
“惠甫,你不懂外交,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吴超越摇头,说道:“负责外交绝不是什么苦差,而是一个美差。如果这事办成,把外交大权拿在手里,英法两国的政府以后就会只认我开出的公文,有交涉联络就只会找我,我向外国递交的照会也就有了法律效果,其中的政治意义有多重大,你想都不想敢想象。”
说罢,吴超越看看没有外人在场,还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微笑着低声说道:“比方说,我对外国朝会说皇上把皇位禅让给了我,由我担任中国的国家元首,就等于是朝廷对外国的官方宣告,外国的政府也会优先考虑接受我这个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