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鬼子六来说很巧,他领着惇王爷和醇王爷回到休息室才刚坐定,英国人带来那个中年男子翻译就来到了他们的休息室,点头哈腰地说道:“两位王爷,六爷,吴抚台的幕僚黄胜和郭嵩焘来了,希望能与你们见面,说是有关于谈判的重要事项向你们禀报。因为当时还在谈判,守卫谈判会场的英国兵就没让他们进来,这会谈判暂停,不知道你们是否想要接见他们?”
有客人来自己家里求见,结果却因为府邸被洋人军队包围的缘故,要外人负责带话禀报,鬼子六心里当然觉得有些憋屈。但是心中暗恨之余,鬼子六又突然灵机一动,立即招手把那个中年男子叫到面前,低声问道:“郭嵩焘去拜见额尔金他们的时候,你在不在场?”
说着,鬼子六毫不犹豫的从腰上扯下了玉佩,塞到了那中年男子手里,那中年男子会意,握住玉佩低声回答道:“回六爷,小的当时不仅在场,还从头到尾都参与了额尔金将军他们接见郭嵩焘。”
鬼子六一听笑了,低声说道:“那他和洋人说了什么?有没有提到关于圆明园的事?还有,郭嵩焘有没有在洋人面前提起吴超越吴抚台?”
那中年男子眼中闪过寒光,微笑答道:“回六爷,提到了,都提到了。”
“具体内容是什么?”鬼子六赶紧又低声追问。
那中年男子不吭声,鬼子六暗骂了一句贪得无厌,又不肯错过这个报仇雪恨的天赐良机,便有些心疼的从右手上扯下玉扳指,举到那中年男子的面前,微笑说道:“前朝陆子冈的百骏图,明穆宗的心爱之物,无价之宝。只要你告诉本王那天发生的事,把关于圆明园和吴抚台的事一点不漏的告诉本王,这玉扳指就是你的了。”
那中年男子笑了,笑得十分的开心……
……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已经在恭王府门外等了不少时间的黄胜和郭嵩焘,才在那中年男子引领下来到了鬼子六等人的面前。见面后,黄胜和郭嵩焘恭敬的行礼请安,惇王爷和醇王爷则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只以鼻孔示人,鬼子六则是笑容满面,微笑问道:“黄总办,郭编修,你们二位大驾光临我这个破落皇子的陋宅,有何贵干?”
知道鬼子六等人肯定没什么好声气,郭嵩焘和黄胜也没在意,当下郭嵩焘行礼说道:“禀二位王爷,禀六爷,我们是来替吴抚台带一句话,吴抚台知道,皇上肯定不会允许洋人公使驻京,洋人公使为了与大清朝廷联络方便,也肯定会坚持这一点。”
“鉴于此情,吴抚台为了回报君恩,也为了替皇上分忧,想建议朝廷允许各国公使常驻湖北省城,在湖北省城设立一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职负责与各国洋人交涉联络。如此一来,皇上既用不着担心洋人公使驻京给朝廷带来的困扰,洋人那边也应该能够接受,两全其美。”
郭嵩焘的话还没有说完,惇王爷和醇王爷就一起眼睛亮了——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这可是咸丰大帝对他们的再三叮嘱,绝不容许让步的条款。吴超越自愿揽下这个苦差使,惇王爷和醇王爷当然是求之不得。
惇王爷和醇王爷倒是马上心动了,鬼子六却是直接笑出声了,冷笑说道:“吴抚台可真是忠心耿耿啊,不错,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洋人或许也有可能接受。但是筠仙,这么好的主意,吴抚台为什么早不提出来?”
“吴抚台此前没有想到。”郭嵩焘如实回答道:“还是在送我们上船时,吴抚台在码头上突然想起了这个办法,就让我们带了口信。不然的话,吴抚台肯定早就上折子向皇上提议了。”
“好个突然想起来,怕是吴抚台担心皇上会把议和重任交给他,所以才没敢提前提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