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这一战的人很多,连远在福建,人称福建王的彭炳也不断派出暗线,收集着此战的有关情报。

福建王当然不是朝廷封的,而是福建本地人对彭炳的称呼。

崇祯元年,彭炳收留了一百个孤儿,这一年晒盐实验成功,再加上家中独子的缘故,所以彭炳收留孤儿的举动并未受到阻拦。

崇祯二年,彭炳收留了三百个孤儿。

……

崇祯七年,第一批收养的孤儿正式毕业,他们苦学了七年的砍人技能,终于派上了用场。

以这百人为基础,彭炳组织了一支千人军队,以这千人军队为核心,再加上一万墙头草,彭炳就开始和郑家开战了。

第一年,败多胜少。

但彭炳却一直在坚持着,尤其是那些看郑子龙不顺眼的士绅,更是主动给彭炳银子、钱粮乃至于兵器、火药。

第二年,第二批三百名孤儿毕业,彭炳瞬间就组织了三千军队,这一年仍然是败多胜少,但是只要不遇上郑家的主力军队,其余情况都是彭炳获胜。

第三年,五五开!

第四年,胜多败少!

第五年,也就是崇祯十一年的时候,郑子龙被打死,郑家军成了历史,彭龙王的时代彻底到来!

据说这位龙王还有两个神通,一个是呼风唤雨,一个是巴斯消毒,前者大家还知道是啥意思,可这后者究竟是干啥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崇祯十一年,在郑家的基础上,彭炳继续开拓夷洲岛。

哪怕死亡率一度高达三成,可是如今的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快要饿死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