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海到碎叶虽然距离得有两百里,骑马得跑整整一天,还得把马累得半死,但走水路顺流的话却只需要俩时辰,他们还没天黑就已经到达了城外的码头。
而杨丰的钢铁基地就在这里。
对于他的冶铁高炉和熟铁炉李嗣业倒没怎么在意,主要是他也看不懂,而且唐朝的冶铁本来也是同样的小高炉,让他震撼的是那堪称奇迹一样的水力锻锤,一块浇铸出来的厚铁板放在下面,随着水流驱动的水轮转动锻锤不断地起落,然后这块铁板的厚度随着它的起落不断变小,很快就只剩下了原来的一半稍多。负责的工匠拿一个特别的尺子夹住看一下厚度,满意地交给小徒弟,后者紧接着送到另外一台稍微小一些的锻锤下,这个锻锤的锤头和砧台是弧形的,那铁板放到正中,锤头下来一砸就是一块护心镜,这块护心镜接着交给旁边的胡女,后者开始熟练地用脚踏动砂轮机,用天然石料制造的砂轮开始磨边缘的毛刺,磨完毛刺的护心镜接着交给另外一名使用更细石料砂轮的胡女抛光。
“这叫流水线生产!”
杨丰得意地拿起那片护心镜说道。
第348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杨丰的确就是玩流水线。
真正的流水线。
一切都依托楚河的河水,从河边挖渠道引入工厂,河水驱动木制铁轴的水轮,在瓦座和铜套组合固定的木架上不停转动,然后铁轴又带动一台台以木头为主要构件,以铁轴铜套再加上蓖麻油润滑代替轴承结构的简易机械,来完成他的初级工业生产。
这是目前情况下最完美组合。
唯一的遗憾就是蓖麻油太少了,他只能用盐和胡商交换这种珍惜作物,然后提炼出纵使现代也属于高级货的润滑油。
当然,明年他自己的种出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而水力锻锤,初级版冲压,脚踏的砂轮机,翻砂铸造……
每一道工序都是标准化的。
工人绝大多数都是胡女,流水线工人不需要知识,她们只需要做一台血肉的机械,工头和技术人员则是他亲自教出来的士兵,实际上这时候碎叶的三千唐军,只有两千还算是真正的军人,其他一千都变成了工人,而且这大半年时间里,每天都被杨丰强制性搞夜校学习,三千唐军最少也能认识一千多个字,那些技术人员甚至能看懂他编写的工作手册。
最终的结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