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三位文学老师

如此可歌可泣的一幕幕,好似昨日重现一般,出现在刘伯温和宋应星二人的眼前。

尤其是宋应星,他生前就处于崇祯末年,明亡之后拒不出仕,长兄宋应升更是服毒殉国。

如今,再一次听到满清入关、大明灭亡的消息,他更是悲痛不已。

大明,最后一个汉人朝廷,终究还是灭亡了。

“逝者已矣,尔等都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咋还看不开呢?”

过了一会儿,项羽叹息一声,劝慰道:“孤王自刎于乌江边上,江山让刘邦小儿夺去,孤王也没半点儿伤心难受啊!”

他早就知道自己身死之后,由刘邦得了天下,大汉也走过了四百余年岁月。

所以,该悲伤的最就悲伤完了,如今再一次听到曹斌讲述华夏历史,他脸上没有半点动容。

只不过,对于后世的各朝各代起起伏伏,兴衰不定,他心里感叹万分。

好似一个轮回一般,从兴盛到衰亡,轮回不休。

“诸位老师都是性情中人,骤然听闻故国灭亡,心生悲伤,亦是情理之中。”

一旁的曹斌摇了摇头,说道:“项老师不必太过苛责。”

学习空间召唤的人都是青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人物,或是民族英雄,或是各行业的佼佼者。

不仅如此,他们的民族气节和忠诚都非同寻常。

当然,若是召唤出‘水太凉’等卖国奸贼,曹斌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度了。

“岳某心中悲愤难忍,让大家见笑了。”

听得二人的对话,岳飞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情绪都压了下去,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项羽说的有道理,往事已矣,逝者不可追,哪怕他再悲伤,也无济于事。

况且,他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生前的一切过往,都烟消云散。

如今跨越八百余年时间,来到汉末三国,他更是要向前看才对。

“哎,若是太祖皇帝得知明亡于二百余年之后,也不知会是如何感想。”

刘伯温转过身去,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方才转回,叹息一声道。

“老夫晚年拒不仕清,归隐山野,清贫一生,也算对得起皇家天恩了。”

宋应星生前只是七品小官,并未受到明朝皇帝的隆恩,何况他生前也没有降清,自认为对得起朱家皇帝的恩德。

所以,他对明亡后的感受不如刘伯温深,也在情理之中。

“诸位老师都是性情中人,学生又岂会见笑。”

曹斌摇了摇头,说了一句之后,就转移话题,说道:“如今新的武学老师已经到了,该召唤第三位文学老师了。”

武学方面的学习,毕竟与身体素质相关,跟用脑的学文可比不得。

所以,文学方面,他都已经学完了两位老师的知识,而武学方面仅学完项羽的武艺,晚了一步。

“不错,孤王很期待第三位文学老师到底会是谁。”

项羽闻言,双眼一亮,连忙说道。

“走走走,咱们一起去瞧瞧。”

刘伯温、宋应星、岳飞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皆点头应下。

而后,众人出了大殿,一起来到第三间宫殿的门前。

“斌儿,快点儿推开,看看到底来的是谁?”

来到大殿门前,众人催促道。

“好!”

曹斌没有推辞,径直走上前去,用力推开宫殿大门。

‘吱呀’一声,宫殿大门被推开。

众人鱼贯而入,踏过门槛,走入大殿之中。

大殿内的布置跟前面的宫殿别无二样,正前方放着一张讲台。

讲台前,站着一位身着黄衣道袍,头带方巾,手执九节杖的老者。

“嗡!”

只是看到对方的一瞬间,‘学习空间’自动将这位新老师的身份信息传给了曹斌。

张角,自号大贤良师,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

中平元年(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