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太后年迈,要注意饮食

前临上东门,背靠太仓、武库、芳林园,位置极佳也还算僻静。

董太后自从职称荣升为太皇太后,便从原本居住的永乐宫搬来了这里,据说是为了远离朝堂避世隐居,真正为了什么就不得而知。

反正眼不见心不烦总归是有些的。

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冷宫”还没收拾停当,就被一群不速之客打上门来烧起了“热灶”。

如今的大堂里虽然仍旧静的落针可闻,却有不少于二十个宦官宫女前后忙活奔走,短短一刻钟不到,就架起了一张硕大的圆桌。

直径近两米的大圆桌中间挖洞,摆着个造型古怪的红铜釜,中间烧着炭,没一会儿四周的汤水就沸了起来,烟雾缭绕。

老太太看看身旁一脸好奇偷瞄宫女摆盘的小刘协,又看看两旁端坐的大将军何进和中常侍张让,目光逡巡一圈,就是不愿落在对面那对言笑晏晏的母子身上。

“这是借老身的地方摆和事酒?皇帝倒是有些手段,可惜终究外间养的,饮食都如此粗鄙,哪能成大事。”

想到进了门来就没说过一句话的何进和张让这对“死对头”,董太皇心情大好。暗暗决定给那母子一个面子,先不发飚,一心等看好戏。

如今民间虽没那么多讲究,可只要稍有底子的家族宴席都仍是分餐制,宫宴更是如此。

不过别说董太皇了,就是见多识广的何进其实也没见过这种场面。

刘辩亲自改良的火锅可不是哪个都有幸品尝的。

桌上摆置着各色菜蔬菌菇,门外则有刀工一流的御厨待命,随时用二指长宽小刀片制新鲜羔羊肉和小牛肉,随时按照口味递补,端上桌来。

说起来麻烦,其实若论成本,可要比刘辩这些天吃了几次就开始倒胃口的“御膳”要便宜的多。

而且吃食这么“原始”和“简朴”,也正应了孝期不开宴的传统。

……

一切准备停当,主人却不开腔。

没办法,刘辩只好朝自家母后猛打眼色。

婆媳关系向来是老大难问题,尤其儿媳还干掉了婆婆最爱那个孙子的亲娘……

这里面的破事想想都头疼。

不过何太后如今完全占据上风,倒是有了几分大气,见儿子使眼色,也便勉为其难的开了口。

“前些日宫中事忙,没能照看太皇太后这边。今日刚好有空,皇上准备了点可口吃食,这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太后,这不,立刻就唤哀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