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鸟枪种比较原始的火枪,不但有膛炸危险,还百分之百地泄露火药气体,火星会溅落到手上、脸上。因此,清军鸟枪手在发射时,皆牢记“闭眼、扭头、缩脖子”这三大保身法宝。当然,如此以来,这样的射击方式能命中目标,可算是奇迹了。

游击将军见三名挤在一块的鸟枪手,抖擞着装好火药弹凡,却半天不见点燃火绳,不由大怒,奋力两鞭过去。

不料,收回鞭子时鞭尾扫过旁边正在开火的一名鸟枪手。这名鸟枪手担心炸膛,忧心紧张着,正点燃火绳闭上双眼等着枪响,却被鞭尾一扫后脖子,吓得猛地跳了提来,手中鸟枪随之一晃,砰地一声响起,炸膛了,弹凡朝侧后面喷出,鸟枪手惨叫一声捂住自己脑袋,便倒地翻滚。随之倒地的还有后面不那么幸运的游击将军,他的脸上和大腿上都被鸟枪炸膛喷出的铁珠击中,也跟着在地上痛呼救命。

类似的,清军鸟枪手中不断有炸膛圣响起。这样一来,本就提心吊胆的鸟枪手们,就更加不敢开枪了,只是装模作样,似急实缓地一直在充装药凡。一时间,枪声逐渐慢了下来。加上指挥的游击将军被抬到隐蔽处躲藏起来,清军这一千余杆鸟枪,发出的枪声竟然还没有太平圣军那五百多杆鸟枪的枪声密集。

第30章 河谷伏击(下)

谭绍光率领的八百多名广西老兄弟,对于手中的鸟枪可不恐惧,而是像对宝贝一样的爱护。这些鸟枪虽然都是陆续从清军手中缴获过来的,但有冯云山在,怎么可能还会让之随意炸膛?

虽然冯云山不是火器方面专家,但对于这种古老的火枪,大致结构和原理还是清楚,便组织道州的工匠进行了改善。

主要是对后膛枪管的密封和散热进行了适当处理。对些许缝隙处,以铅水勾缝。又以纸少许塞结于膛内,用长约寸许的药线,在装弹之前由药门中插入。

鸟枪在用时将火燎着药线,使火种传入膛内,药着火即炸。

发铳时以右手固握其柄,切防弹出口时外拔后退的反动力,以免自伤而不克瞄准;左手出火绳晃燎药线,火由药门传入膛内,药炸而众子弹即向目的轰射。

而对填装的火药,做了强行规定,提前用油纸包裹固定份量,减少炸膛可能。

这样一来,改善后的鸟枪,不但炸膛风险大为降低,连射程和精度也提高了不少。加上太平圣军中的广西老兄弟,对圣王改装后的鸟枪格外爱惜,又觉火药珍贵,从而在训练时异常认真。所以,两边的鸟枪威力,不可相提并论。

太平圣军鸟枪手不断轮番开火,收割在河谷官道上毫无掩体的鸟枪手和火炮手的性命。而排在最后的抬枪和铁铸火炮,则由卢七督促着,抓紧机会不断向官道边密集的鸟枪手们轰击。

随着火炮的第三轮开火,西岸卢七带领的二十门铁铸火炮和东岸山梁陈德风指挥的三十来门土炮,交织着轮番轰炸河谷中间,火力猛烈。

清军苦不堪言,十五门子母炮的木架已经被炸毁六架,炮手们心思重点已经不在开炮上了,而是熟练地躲闪着炮子,但还是死伤惨重,太密集了。要不是提督刘长清就在一旁督战,炮手们早弃炮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