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令先生,容我考虑一下,如何!”柏贵脸都急红,贸然答应洋人要求,有失大清朝廷脸面,皇上最多暴怒一下将自己革职查办,但若是广州城被攻破,自己不但身死贼手,恐怕就算是旗人身份,也要被抄家杀头了。两害取其轻,柏贵决定先答应下来,让洋人出兵帮助守城。

不过,不能当场答应,否则,不知道这洋鬼子还会不会有其他的条件开出来。起码要过了半天,再答应他。柏贵暗自想道。

几个时辰后,心急如焚的柏贵再次来到英国领事馆,心怀忐忑地在包令早就准备好的修约备忘录中签了字。

包令答应,今夜便派人出城联络香港那边,还让柏贵跟城南守城的守将打个招呼。

送走柏贵,包令野兽般地嚎叫起来:“哈哈哈哈,这个柏贵傻毕赤!大英目前在远东并无多少海军,连驻守香港的所有战舰也只有五艘,士兵也只有千余人,除非向印度总督求助,那怎么可能?而且大英首相德比伯爵一贯坚持反对对华使用武力,我一个小小广州领事如何能够说动乍畏少将出兵?不过,原来约定好的,乍畏少将派二艘战舰来接我回港,正好可以当成前来支援的大英舰队,如此也算完成了承诺!哈哈,我包令堂堂大英绅士,还是说话算话的!”

可怜的柏贵,丝毫不知,还在眼巴巴地做着洋人派兵来协助镇压暴民的美梦。

第119章 攻夺广州城(二)

陈开率六万余义军到达城西北角,与李文茂会合。

与李文茂的洪兵不同,陈开这六万义军,不但从十五万义军中挑选的精壮,还从南海县城武器库和县衙上搬走二十余门火炮,接着又在攻占的省河珠江口岸边的二处炮台,拆下十余门重型火炮,用船运至城西郊的西村。还用船只将从南海官仓里缴获的五十七万石粮食一并运至西村,大有一副准备长期围城战的架势。

接着,陈开便命义军摆开阵势,在西门外架设火炮,与西城城墙上的满清旗兵对轰。有两门火炮射程很远,直接越过城头,落入城内,恰好是满旗军属区,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城内西区靠城墙一带的住民,全部逃开,躲避火炮。

一时间,义军士气大振。几个头目又集中在三元里旁边的城西北郊瑶台聚会,最后推选陈开为义军盟主,也就是大头领,李文茂、何禄等因为兵少,反而居次。不过,尽管推举了大头领,但各路义军仍然是各自为战,并没有明显的兵力调整。

一连几天,义军集中兵力,从广州城西、城北、城东三面同时攻打。双方都杀红了眼。

义军都是同乡乡民或天地会会众,自是熟悉,见身旁兄弟被清兵打死,自然满怀怒火,加上战场上的气氛,竟然丝毫不觉恐惧,只想多杀几个清兵报仇雪恨。其实三大头领也都知道,采用的打算便是仗着手下义军人多,就算以三命五命换清兵一命,义军也是占上风。

并且,在陈开、何禄等部加入攻城后,城头上的清军防守明显的吃力起来。原来李文茂的义军,都是广州城郊一带的天地会众,手中武器时分可怜。如今从南海、佛山镇、东蒄、曾城、番禹等地方抢夺了诸多火器的陈开何禄两部义军,也架设火炮、手持鸟枪抬枪与城头的清兵对射。

清兵再不能肆无忌惮地站在城头,练枪法一样地朝城外义军开火。自从义军有了火器,城头上的清兵开始不断有人出现伤亡,加上义军的不惜代价般的进攻,城内清兵每天要伤亡数百人。即便是看着城下七八倍的义军伤亡,清军也开始慌乱了!这乱民就是一群疯子!二三十万个疯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连坐将军府的广州将军穆特恩也开始慌张起来,督促城内官绅,组建了二万名临时的壮丁,遣送各城墙上协助防守。他自己也亲自跑到正西门的城楼上,指挥作战。柏贵也跑到正北门的镇海楼上,给城楼上的清兵鼓舞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