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略带激动而又愤怒的叙说下,冯云山听到了历史不可知的一幕。
原来,十三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商行,它还肩负着海关的责任。
但广州的外商鸦片走私猖獗,作为十三行的头领,伍秉鉴和伍崇曜自然脱不了干系。实际上,尽管鸦片走私可以获取暴利,十三行行商们却都对其避之唯恐不及。
伍家的怡和行向来做的是正经生意。但是,伍家担保的外国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往往夹带鸦片,在伶仃洋外与不法商贩进行鸦片贸易。
这其中就包括最大的鸦片贩子英国人颠地,还有伍秉鉴的干儿子美国旗昌洋行老板约翰·福布斯。
按照当时的“保商制度”,外商走私鸦片一旦查实,为其担保的行商连同整个十三行都要承担责任,一般要罚没鸦片价值的50倍罚金。伍家在十余年中,被偷运鸦片的外商连累着,罚没上百万两银子。
出任钦差大臣林则徐,一到广州,便直接要求鸦片贩子颠地主动交出的鸦片。颠地不愿意,伍秉鉴亲自出面相劝,最后颠地只肯交出37箱鸦片。
无奈,伍家又自己出钱给颠地,让他再出一千箱,凑了1037箱交到林则徐处。
但林则徐很不满意,认为伍家和洋人欺骗钦差,直接下令将伍崇曜革去职衔,逮捕入狱。
又将伍秉鉴和另一行商茂官潘正炜摘去顶戴,套上锁链,押往宝顺洋馆,催促颠地进城接受传讯,并扬言如果颠地拒绝前往,就会将伍秉鉴和潘正炜处死。
然而,颠地全然不顾这两位老朋友的生死,依然拒绝前往。
面对英人的傲慢,林则徐大怒,对伍秉鉴及十三行深感失望,便不再通过伍家与外商交涉,下令直接封锁商馆,断绝粮、水等供应。
保释出狱的伍家父子,见其他许多跟鸦片无关的洋人遭受无妄之灾,心生同情,便派人偷偷给洋人送去吃食和水。由此,虽获得许多洋人的感激,但被满清官府及民间百姓认为是汉奸,洋人走狗。
英人被迫无奈,交出鸦片,林则徐主持了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
次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伍秉鉴父子率领十三行的行商们,积极募捐,出资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纵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线溃败。
奇怪的是,英军并没有攻入广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