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军损失一艘木帆炮船,船上的60多名英军及水手,也只逃出十余人,其余的大半被打死,小半被俘虏。
英军愤怒了,同时也害怕义军继续向香港挺进。
香港副总督乍畏少将决定,派遣在港的“泰利亚号”巡洋舰为旗舰,再加上返回的三艘军舰和六艘划艇,协同八百名陆战队员前往宝安,阻截义军。
但刚刚逃回香港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包令劝阻了乍畏少将。
兼任商务总监的包令认为可先与这支义军谈判,要求他们离开香港。义军不答应,再行开战。
一方面,也可以拖延点时间,以便调集上海、厦门两地停靠的军舰,集中兵力。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事情是太平军叛军,已经攻陷了两广。此时再与这帮民间义军发起战事很不合适。毕竟总督文翰爵士不在香港,万一香港岛上的华人再趁机闹事起乱,香港会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乍畏少将本是军人,对华事务并不熟悉。便听从包令劝阻,只是要求义军将缴获的那艘木帆炮船交还英军。
“消息是陆顺德偷偷派人送来,就到这里为止了。英人的态度,也是陆顺德他们向香港的华人打听和推测的。估计香港的英人已经与义军谈判了,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罗大纲最后说道。
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丰(上)
“顺德兄弟办事,本王还是放心的。我圣军要加紧速度占领珠江沿岸所有炮台。”冯云山提醒道。
他稍微沉吟,又接着说:“另外,派人通知顺德兄弟,想办法控制那艘木帆炮船。不行,估计陈显良、林洸隆也会抢着要,这样,你让何禄派人与陈开联系,以何禄的名义买下那艘炮船,价格高点没关系。”
冯云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缺水师和战舰了。也不知道彭玉麟那边的水师练得怎么样?
不过,在那小小的湘江上游训练的水师,估计也就是小打小闹地练个水性了,真到海里,根本就不顶用。现代海战,都是拼炮利船坚,再不是以前的甲板厮杀了。
得赶紧与洋人通商,早点采办工业设备。自从看到那台蒸汽机后,冯云山的心便提了起来。再不奋起直追,只会像历史上那样,备受凌辱。
又让人将伍崇曜请来,问南洋公司何时开业。伍崇曜回答,只要将一干洋人请来,便可以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