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烟土就不一样了,不但利润高,需求量也很大。但可惜的是,鸦片战争以后,满清政府虽然明面上允许烟土进入各通商口岸销售,但地方官员害怕朝廷责怪,又担心自己名声,还是想方设法阻扰烟土的售卖。因此,烟土虽然比战前卖得更多,但也没有出现井喷式增长。
尤其是广州,因为广东巡抚叶名琛的原因,销量一直没怎么上去。
如今,新的叛军首领答应各国,开芳通商口岸,而且并没有禁止售卖烟土,自己怎么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扩大烟土贸易!
不过,对于烟土,那位圣王规定的抽取五成的关税,虽然很重,但想到那烟土的利润,总还是能接受的。更何况,香港总督府也只是让商人们捐献半成的税费而已,至于如何赚回,则是那些商人的事情。自己没必要那名替他们操心。
要知道,烟土在印度的生产成本才200卢比一箱,卖到广州,便是350两白银一箱,折合500银元,相当于3200卢比一箱。这个利润,十倍不止,即便收五成的关税,也是暴利。
并且,从印度运至香港,再中转至广州,路途并不遥远,运费也不多,因此,广州作为第一大烟土倾销地,实在是重要之极。
想到这,包令一阵火热!
不过,他担心的是,那名圣王会不会跟以前的满清官员一样,也明面上答应开放通商口岸,实际却暗暗地阻扰与大英等国的贸易,尤其是烟土贸易。
仔细想想,还真是有些这方面的意向!包令心中分析着,否则那个圣王为何会特意提出,将烟土的关税收取五成?
包令准备带着商人,先去找那位交情不错的浩官伍先生,了解下情况。
第205章 湘南来的报喜
冯云山心情不错。
昨天上午,桂林的刘长佑,道州的曾观澜两人拍人来报,今年桂林府、永州府一带稻谷收成不错。
尤其是道州、嘉禾和桂林府等地,在今年8月份后,实行了土改试点,百姓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些土地,虽然不多,但总归认为是自己的土地。
于是乎,百姓天天有空便往田间跑,小心收拾着庄稼,清除杂草,堆积家畜粪肥,担水灌溉,加上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地,又没发生什么蝗灾,两个月前,便迎来收割季节。
经过一个多月的入库和统计,曾观澜惊喜地发现,实行土改试点的永州府几县,一共60余万口人分得田地,按每亩1石的税率,便共计缴纳了104万石稻谷;而刘长佑这边的桂林府,仅仅实现土改试点的临桂一县,16万口中,便缴纳了42万石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