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的招降了这批粤贼水师,那自己可是立下不世之功。说不得,皇上一高兴,自己这个从一品的提督,便要加兵部尚书衔了。最近两广和长江一带,一连串让皇上焦头烂额的战事失利,要是到了福建这里,自己扭转乾坤,大胜粤贼,逼降贼寇,这还不让皇上龙颜大悦啊?说不得,就会封自己个肥厚的世袭职位,泽被子孙后代,重新恢复施家先祖施琅的荣光!
想到这,施得高连忙表示,可以上朝廷推荐罗大纲为自己身边的副将,从二品高官。其余的一干手下弟兄,也可使自成一协,由罗大纲自行安排。
老实说,这个条件不算很丰厚,但已经是施得高所能答应的最好待遇了。
信使说回去禀报给罗大纲,还请提督大人稍等。
信使走后,韩嘉谟和金门镇总兵陈鼎鳌两人一道前来劝说提督施得高,认为贼兵头领罗大纲的投靠不可信。
韩嘉谟更是指出,罗大纲的水师势力还在,并不弱于福建水师四部,没理由就这么急着投降。而且,就算被己方的福建水师堵在河道内,也并不是说就是灭顶之灾,实在不行,还可以抛弃船只逃走,凭借罗大纲在粤贼中二号人物的地位,根本用不着投靠朝廷,更不会为了小小的副将投降。因此,必然有诈!
一番话说得施得高臊红了脸,想想,确实有点说不通。但施得高秉承祖上施琅的基因,觉得投降朝廷才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在看来,加入造反的目的不就是哪天有了资本,可以接受招安投效朝廷封官发财吗?
于是,他强自辩解,认为反正粤贼水师已被堵在河道内,就算怎么样也耍不出什么花样。检查要等等,万一真的投降,那可比灭掉贼兵的功劳更大。
韩嘉谟等人无奈,只有跟着等待。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这个施得高还是世袭的武将出身,朝中有人。
一个时辰后,信使没出现,又过了半个时辰,原本燃烧着的船只也已经逐渐熄灭,除了些烟雾,已经不影响进攻了。正当韩嘉谟想继续劝说施得高下令进攻时,信使又出现了。
这回,信使说罗大纲虽然有点不愿意,但经过自己的一番劝说,最终同意率部投降。但要求提督大人能向朝廷禀报,给一个总兵之位。要是提督大人答应,小人这便回去,禀告罗头领,他立刻便只领几艘船,载着一干头目,前来商议归降事宜。
心花怒放的施得高,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连忙满口答应。他想的是只要接受投降后,自己有了功劳,至于朝廷给那姓罗的安排什么职务,都不关自己什么事情了。
信使回去后,又是等了许久,没一点消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这时,连施得高也觉得不对劲了。但脸面让他又不好说自己被骗了,只顾在那僵着。
韩嘉谟和陈鼎鳌两个总兵又来劝说,先进攻将粤贼水师剿灭一半再说,到时候,逼得贼头投降。施得高火帽三丈,只好点点头,正准备下令进攻。
河口,那排红单战船散开,四艘大型红单船从中间钻了出来,为首的中间那艘,看那随风飘扬的红底黄五星大旗,正是粤贼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