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跑步——走。”

听到口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比平常走路多个手掌的距离,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个半步,也就是每分钟走130多米,差不多每小时要行军8公里。

刚开始,冯云山让众人围着高台下的一块空地来回跑步,再后来,便开始在围着整个校场跑步前进。接着,冯云山命人按照他的节奏,喊着“一二一”的口号,每人发一杆鸟枪,套绳在肩上,往前跑步前进,跑了几圈后,再将枪解下直接在手中持着,再跑步前进。

冯云山便是要训练众位将士的携枪行进。

接连几天,冯云山又示范了卧倒、起立、匍匐前进等几种规范动作,教导众人,在使用近射程的前膛枪要密集排列,紧凑阵型,齐齐前进。而在使用德莱赛针刺击发枪时,便要采用蹲下或者卧倒的方式射击。

并且,冯云山又特意调来燧发滑膛枪、击发滑膛枪和德莱赛针刺击发枪,分别教导众将士如何准确规范使用,如何快速射击,提高命中率。

第243章 亲自练兵(下)

接下来几天,冯云山领着一千五百余人,按照班、排、连、营、团的满编编制人数,分别操练了各类编制的团体队列动作,在集合、散开以及就地休息等方面进行反复操练。

刚开始,一个班的集合,随着口令下达,然后几息功夫便能完成集合,并整好队列。但从排开始,便难以完成全部分的集合了,不是几个班之间的队列拉得太开,就是那个班里的人和这个班的人之间的队列没对齐。

而营以上的编制,更是时不时有人落队。最后,冯云山一阵发火,命令按照练兵前的规定,将没按时完成集合的人,全部10杖大板,这下,人人小心,冯云山一发号令,所有人急忙完成集合,迅速整队,再不敢掉以轻心。

随着后面几天的加强训练,连营、团编制的集合也越来越熟练和利落了。除了整队的排列不是太整齐外,其余的都已经有些像模像样,类似后世无敌人民军了。

为了加强整队的整齐,冯云山将所有人按照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建制,进行整队和报数。

这个训练科目,也是冯云山根据眼下这个时代的特点,从后世剽窃过来的。由于太平军和清军都是下面士兵太多,杂乱不堪,平时驻防还好,知道是哪些人,一旦开战,调兵遣将得连带兵的将领都不清楚手下到底是那些士兵,造成双方互派奸细混入对方阵营中。而冯云山训练这个报数的科目,便是要求每日集合后和吃饭前都报数一次,让指挥官很容易便知道手下多少人,有那些人。

当然,这报数的数字也都是简单的从1到20左右,大部分是1到10,若是再超过,估计好多将士都不清楚了。他们也就是这几天,因为冯云山的教导,才认识从1到50。但即使这样,也足够了。世纪上的报数,一半也就是班和排之类的机构。

十来天的一天早晨,广州城东校场响起了一阵嘹亮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