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李老板,我们南记是想要长期合作的,价格不能亏待你们这些老主顾。还是按照二成的利润点,按155两每担的价格吧。如今江南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战乱,北方中原大地和广西又发生蝗灾,生意不好做,收购生丝的行商少了,生丝价格,我估计还得下跌。”

李水根听南老板侃侃而谈,不过天下大事,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南老板明年还收购他的生丝便成。

“多谢南老板给如此高价!李某特地托人从川西带了担礼物,敬献南老板!还希望明年南老板继续给老李发财的机会,照顾生意啊!”李水根说出来意。

他越是日进斗金,越是害怕失去这个机会。很明显,南老板随便选蜀地的一名生丝商人送货,便都能替代他李水根的位置发大财。

因此,他越发感觉自己要为南老板做些什么才行,稳固住自己的位置。

第322章 南记五金铺(上)

“李老板不必担心,这点让利,南记还是能承受的。你只需好好把关,把最好的生丝送给南记便成了。不过,说起来,南记还真有些事情要李老板帮忙。”南老板似乎知道李水根的担忧,安慰着笑道。

“南老板请吩咐!李某必当办到!”李水根自然是胸脯拍得天响。

谈完了这批生丝生意,李水根心情愉快。

“李老板想必也能猜出,南记是从南边而来,生丝也是直接卖给洋人。”南老板提点着,又半遮半掩地道:“正好,南记想在蜀地也发展些生意,而李老板又是本地人,所以想日后在蜀地碰到什么事情,还请李老板多多出面帮忙。”

李水根心中一惊!这南老板还真是从南边而来的。

不过他立即回过神来,这其实也不奇怪,还真是跟自己猜测的那样!

对于这家毫不起眼的小铺子,却眼不眨的拿出数万两银子,他自然觉得奇怪。加上又是他唯一的生意对象,自然猜测起这个“南记丝绸铺”的来头。

谁都知道,生丝是靠出口给洋人换银子的。在荆州开店收购生丝,自然是截断去往浙江和上海的生意,而且从这“南记丝绸铺”的气量上来说,来头很大。

那么,便很容易推测出这南记,是销往广州或者厦门了,多半是广州。

所以这南记才会在江陵城码头边开这么一家不起眼的丝绸铺,其实际根本就不是卖丝绸,而是采买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