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山的计划是,以昆明旁边的路南州石林为原料基地,建造一间大型水泥厂。而以这烧制的水泥,混合碎石渣,浇筑路面,分段彻底重新整修茶马古道,将这古道变成后世那种真正的“马路”,让茶马古道能快马通行。
当然,冯云山知道这不是几个月或者一年能完工的,但有了这上万的民壮,加上云南的钱粮支撑,冯云山有信心将其修好。到那时,换来的运输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必定划算,只不过,后世将不会有“茶马古道”这一旅游古迹了。
然后,冯云山又亲自写了封劝降信给大理城内的杜武秀,劝说其归降圣国。
前世的历史上,这个杜武秀可是喊出了“遥遵太平天国为南京之召号,革命满清”的口号,其人野心并不是特别的大,一直未称王称帝,并且,其人有些优柔寡断,重情重义,说穿了,有些烂好人,对背叛义军的手下马如龙等人也一再留情。并且,对大理城内的百姓和部下非常看重。这是弱点,但对冯云山来说又是机会。
于是,冯云山以太平圣国圣王的名义,要求杜武秀率领农民起义军归顺圣国,接受圣国的改编!冯云山承诺,保证大理军民的安全,愿意继续当兵的,按照圣国讨虏军的规矩,改编后享受讨虏军同样待遇,不想当兵想要回家的,每人100文钱的盘缠,回乡后由圣国地方政府分配土地。
杜武秀手下各部下,均承诺妥善安置,可出任讨虏军中中层军官,或是在大理腾越等府任地方官吏。
围堵杜武秀没有安排。
四天后,杜武秀的特使骑快马赶至昆明,送来他的亲笔回信:杜武秀愿意率领大理义军十万兄弟姐妹,归顺圣国!
第470章 驱赶清兵去缅甸
又过了两天,杜武秀领着手下一千余人,骑马赶至昆明城外,当面归降冯云山。
冯云山大喜,派李开芳和王闿运出城至城西几里外的眠山,代表自己迎接。他则在昆明城内的云贵总督府殿前等待对方前来拜见。并不是他拿架子,而是在这位置了,没办法,要是太热情凑上前去,反而会让手下看轻了。
另一方面,义军的这帮首领进城之前都会被检查,不得携带武器,才能进城。冯云山出城,安全方面也有很大风险。
扎着白头巾,一个书生模样的后生,率领着上百人,在上千讨虏军将士的注目礼下,来到了总督府。正是大理义军首领、自封元帅的杜武秀。
看着这名后生,冯云山起身迎接:“杜兄弟深明大义,归顺圣国,避免了战争,本王代表众多的圣国将士感谢你啊!欢迎你和兄弟们的加入!”
“武秀拜见圣王殿下!”杜武秀上前便是一拜到地,身后的百余将领也一同跟着拜倒,纷纷高呼:“我等拜见圣王殿下。愿追随杜元帅归顺圣国,还望圣王恩准!”
“好,好!本王准了!”冯云山哈哈一笑,上前亲手扶起杜武秀:“兄弟们放心,圣国就像个大家庭,在这里,各族百姓都是平等的。以后大家共同安享世间的安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