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页

并且明确提出,“愿清治下绅民,率众来投,往不咎亲兄弟”,这样便完全避开了宗教问题,以华夷满汉之分的大义,号召朝廷治下的官绅和百姓,追随他们,与之一道反清,开创汉人的江山。

并且,只要此时投降粤贼,他们都既往不咎,待归降之人如同兄弟。这层意思,可是让罗泽南内心巨震!他心中清楚,这句话最有杀伤力!

可能罗张氏给自己写信,便是因为看见这个话的原因,只要自己归降粤贼,便可以和她厮守家乡了。

正在思索的罗泽南,猛地抬头,却发现众弟子都盯着自己!

“怎么?你们也都收到家中的的家书了?”罗泽南本是随意地问道,没想到,让他吃惊的是,这几个弟子竟然都有一大半都点点头,还从怀中掏出一张《圣王王府告满清官绅书》。

罗泽南吓得蹬地站了起来:“想不到,这粤贼手段如此厉害!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今粤贼兵锋鼎盛,看这情形,不但粤贼的细作厉害,其地方官吏更是厉害,能让我等家眷都心甘情愿地劝说我们,再加上这份布告,敢既往不咎地劝人归降,实在是,此布告一出,大清危矣!”

顿了顿,发觉众弟子的心思都已经不在朝廷如何,而是自己的态度如何,不由问道:“你们看了,有何想法?”

王錱率先说道:“先生,学生已经决定回湘乡老家,侍奉家中双亲,养育儿女,耕读传家。”

罗泽南愕然!

这王鑫可谓他的大弟子,实际上,王鑫虽然年轻,但是最早拜在他门下治学之人。而且,王鑫本是在入他门下之前,便已经是湘乡一带地方乡绅中读书人的佼佼者了,其人思维敏捷,口才不俗,爱发议论,声音洪亮。最早便邀请自己与之一道兴办团练。没想到,如今竟然是他首先要离开曾大人。

不过,罗泽南转念一想,也是释然:王鑫才华横溢,却有些爱出风头,本就颇为不受曾国藩的喜欢,如今恰好遇上粤贼的布告和家眷的规劝,难免有所心动。

“璞山,你将为师请来,便是想劝我,与你一道回乡?”罗泽南苦笑道:“你应当明白,为师之所以出山帮助抚台大人,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是实现为师心中的抱负,治学安民平天下,唯此才是我辈读圣贤书之人应做之事!”

王鑫大声劝道:“先生,学生知道您以儒家孔孟之道,钻研程朱之理学,以民胞物与为体,以强勉力行为用!原本,我随先生一道出山办团练,只是因为长毛贼兵从广西入境,肆虐湖南,我们为了保全湘乡一地的百姓,护卫家乡父老的平安,才奋然兴起兵锋,以图自保。若是那长毛贼兵依然作乱,学生自当辅助官府,铲除贼子,安宁地方。可如今长毛贼兵已经被压缩在江宁一地,其余整个南方,都已经是我们口中的粤贼占据了。”

“但这粤贼,经学生观察一年之久发现,其虽然自长毛贼兵中脱离而出,却完全与长毛贼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王鑫说得兴起,开始激动起来,声音越发大了:“说是粤贼,可从占领湘乡以来,从未蛮横地抢夺乡绅财物,更不可能像朝廷和曾大人所说的那样烧杀掳掠,祸乱地方。”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家书,扬了扬道:“先生,这是学生的老父寄来的家书。信中言,所谓的粤贼,占领咱们的湘乡老家后,不但没有为难咱们的家眷亲人,反而治理地方,解危济难,帮助良多。据家父说起,他们在湘乡县里成立县公所,又在各乡里成立乡公所和镇公所,而学生家中田地较多,有125亩水田,说是超过他们规定中的总数一百亩以上,便将学生家中最差最远的25亩劣等田,以每亩八两的价格,全部由乡公所出资共200两银子购买。而将从学生家中购买的水田,又作为乡公所的公田,租种给邻村少田的乡亲,仅收取每亩5斗的粮租。”

“不仅如此,乡公所还出资组织乡间壮丁帮助乡间孤寡老弱翻耕田地,插秧播种,锄草灌水,乃至收谷。学生不得不说,若非是家父亲笔所书,学生也断难相信这是真的!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乡间官员,唯有这我们口中的粤贼是真正做到了百姓口中的父母官!若是这样人,有这样的为民做主的父母官,亦称之为贼的话,依学生看,这样的贼比官府强得太多,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