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幕僚宋杰,也是满脸不信,他也是读书人,对那曲阜的衍圣公府,视为圣地,而作为圣人之后的衍圣公,在他心中,与大清皇上的份量一样,而且,这认同满旗人为君主,还是因为衍圣公说的大清皇上为天下共主。
而边上的张之洞更是心中震动不已。他虽年少,但身为举人,也是读书人中的一员,自然清楚衍圣公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
而且,每次更朝换代,衍圣公都会出面支持新皇,而他支持的人,往往的确最后夺得天下。张之洞闲暇无事,也看过几份往期的《南方日报》,他突然发现,这原本被朝廷声称在南方肆掠,四处烧杀抢掠的贼兵,根本不是那回事。
经过对《南方日报》上报道的几个事件进行验证,他发现这份报纸上所说的,基本都是真实事情。而且,上面刊登的各种西洋知识,让他大为惊叹,眼界大开。
也正因为这份报纸,他开始仔细分析了这所谓的“粤贼”,发现其头领绝不是简单的贼酋,而是一位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智者,目标不但是推翻大清的统治,还是真心为民谋利,要为百姓打造一个盛世幸福。这是一位民间崛起的枭雄!
因此,只要一听到这位冯头领的任何消息,张之洞都是很上心,尽管他知道,对方其实是他的对头。
第634章 读书人的归心
“可能因为衍圣公的这番表态,公开归顺粤贼,导致满旗贵族不满。根据路人的传言,上个月,衍圣公府一夜之间,便被数千捻贼和地方贼兵攻破,几千年的圣地,竟被目不识丁的贼匪肆掠横行。有人看见,那伙捻贼之中,有小半是旗人,领头之人,便是兖州镇总兵、镶黄旗人永贵。”韩超低声说道。
张锳猛地一震,急道:“果真如此?难道衍圣公真的归顺了那粤贼,嗯,中华帝国,而大清的某些满期贵族肯定恼羞成怒,为了阻止,向衍圣公下手了?”
作为熟读经书的儒家子弟,他对衍圣公可谓崇敬有加。他以汉臣之身,在满旗人当权的大清朝廷,在这偏远之地为官近三十年,尽心尽责,就是因为要秉承儒家的“修身齐家”的思想。
“真相到底如何,小弟却是不清楚了!”韩超愤然叹息道:“不管是谁,竟然派兵去杀衍圣公一家,还将圣人遗留下来的经书都抢先!实在是太过可恶!不过,幸好,南边的那些人马在京杭大运河出兵时,恰好遇到那些抢完衍圣公府的捻贼和地方贼兵,双方激战,南军将捻贼都击溃,将从圣庙抢走的经书都接了回来,还救了几名圣人的旁系后人。等于是救了圣人的脸面和后人,此举大善!想不到原本被称为粤贼的贼军,不但不排儒,还尊崇圣人,这可是大好事啊!”
张锳脸色大变,神色复杂地道:“南溪兄便是为此事而来?”他已经明白韩超来的用意了。
韩超性格直爽,有血性,虽是读书人,秉承忠君思想,但作为相交多年的好友,张锳却清楚他与如今很多的读书人出身的汉官一样,一直对满清初期的文字狱很是不满,认为儒家思想乃是汉人的精华,却被满旗贵族所用。不过,因当初康熙皇帝提出的满汉一家政策,他们这些汉人的读书人有了台阶可下,再加上自身的为官位所吸引,纷纷投入大清朝廷。
只是如今,大清连京城都被占去,皇帝也驾崩,已经是分崩离析,不成气候了。加上刚才说的,连直隶、菏南等地官员纷纷投奔新朝,这个时候,自己的这位好友接着说衍圣公府的事情,其用意显然可知。
不外乎想试探下自己,对待新朝的态度而已。看样子,是想归顺新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