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页

不过,考虑到圣国与英国才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为了照顾这个目前对于法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盟友的感受,波拿巴还是没有直接决定与圣国建交,只是同意让郭嵩焘在巴黎建立领事馆。但实际上,已经与建交无异了,只是对外宣传不一样而已。

有了法国皇帝的开口,郭嵩焘在巴黎建立领事馆非常顺利,租了一栋洋房,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房衙改成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味,便挂上了汉字书写的“圣国驻法国领事馆”几个大字。

然后,留了一名主事和几名执事、细作在巴黎,郭嵩焘根据冯云山的要求,将其中的二十名留学生留在巴黎,委托那名法国商人安排到法国的语言学校先学习法语,等语言通了后再安排到法国的大学进行学习。同时,郭嵩焘又让细作和留学生们注意收集法国的各类情报信息,政治、军事、商业、工业、教育、科技发明、民生等,又留下价值十万两银子的黄金,让担任巴黎副领事的主事,用来结交政府官员,购买科技资料和技术图纸。

布置完了巴黎的一切,郭嵩焘便和其余的人都来到了英国伦敦,准备跟在巴黎一样,先建立领事馆。但没想到,原本准备与圣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突然改口,对郭嵩焘避而不见了。

郭嵩焘四处调查,经过多方托人打听才得知,原来是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带着满清特使到了伦敦。英国首相与外交大臣开始倾向于满清,准备扶持满清,一起对付圣国,因此,不准备与圣国建立外交关系了。

要不是跟随郭嵩焘一起的英国商人多方通融,郭嵩焘怀疑自己这些人会不会被这些英国人给当成敌人抓获起来。不过,那英国商人信誓旦旦地说,英国是个法制国家,即便是首相,也不管乱来,郭嵩焘这才放下心来。

郭嵩焘正准备放弃在英国建立领事馆的想法,转而去普鲁士的时候,没想到乘坐的马车竟然撞上了一名出乎他意料的人。

撞晕了人,而且一看便是蓄鞭的满清来的人员,郭嵩焘自然不客气地命人搜查了一下,便发现那份报纸和肃顺给吴健彰的密令。郭嵩焘这才明白自己的运气是多么的巧,竟然撞上了满清派来出使的吴健彰,还将他直接撞昏过去!

最让郭嵩焘吃惊的还是那份报纸,上面的消息太让人欣喜若狂了!通过通事的翻译,郭嵩焘了解到,圣国的讨虏军将士竟然攻占了满清的北京城,直接将满清皇帝吓得逃走,还半路上驾崩了。

郭嵩焘知道,这样一来,整个满清等于是基本完蛋了,其余的各省,只要派出一支大军,在辅以招降,便可一举平定。天下已经是圣国的了!

再往后看到圣王直接在北京宣布登基称帝,建立中华帝国的时候,郭嵩焘更是激动起来,可惜自己没在场啊,那该是一副多么伟大而激动人心的时刻!

摸清了吴健彰的底细,直接招降他后,郭嵩焘突然想起一个主意来。他准备让人扮作吴健彰的随从,紧跟吴健彰,让吴健彰继续充当满清的使者,打听洋人对中华帝国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从吴健彰的嘴中,好像这些英国人在那个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前,是暂时不会出兵远东。但一旦那个战争结束,很可能便会派出大批兵力前往远东对帝国不利,郭嵩焘必须将这个消息传回帝国。

另外,对于那个克里米亚战争,郭嵩焘开始无比的重视起来,他要想尽办法,甚至派出人员前往战场,弄清楚战争情况。只有知道战争的进展和结果,才能早做准备。

他开始命人搜集最新的报纸,还派人去国会四周以及伦敦码头旁的酒吧之类的场所打听消息。

让吴健彰回他寄住的寓所后的第二天,郭嵩焘忽然接到来自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的邀请,说是英国首相巴麦尊爵士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