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信的信使说,是昨晚后半夜时分,兰阳城北土岗上驻守的一个营的将士都听到一声巨响,巡堤的士兵和民夫赶紧前去查看,便发现了黄河堤坝已经溃口,有十几丈宽,而且被洪水一冲,越来越宽。”石达开叹了口气,“幸好,因陛下提前警告过这处地方会决口,将士们和民夫都没有扎营在这段河堤下方,而且决口时巡逻的人正好过了溃堤段,没被洪水冲走。”
“下游地势低洼处便是大名府的东明县境了。前几天已经听人说起,魏源那边的河道基本完成开挖引流,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黄河水量?”冯云山皱皱眉头:“不行,还是得想办法尽量加固一下决口处,不要一下子溃堤,让所有的洪水都冲向北边!”
说完,冯云山挥手下令,让石达开赶紧调集乙九师和宁波佃户水师以及原本的太平水师,近三万余人,立即赶赴黄河决堤处,加固决口旁边的河堤。
冯云山的目的,自然是想让决口处不要一下子全崩开,让黄河高涨的洪水全部往北而泄,这样的话,不但将整个黄河上游的洪水泻下,还会将黄河下游的水都引来,开挖的河道必定承受不住,必须要加以控制才行。
就算是决口抵挡不住,也要慢慢地决,限制冲往山东境内的水流,先将下游的河道冲刷上来,再慢慢变大,不能一下次全冲下去。
第680章 排洪
石达开明白了。
陛下是让他尽可能地拖延下时间,让决口处缓慢地扩大,而不是一下打开,整个黄河之水都一泻而下。
很明显,这样的话,会将下游的压力少上很多。这么说,陛下对于他自己和魏源的那个治理方略,也并不是有绝对的信心。
石达开顿时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必须要撑住。
冯云山等石达开走后,心中犹如蚂蚁爬过一般,他其实很想也前往决口处看一眼,没亲眼见到黄河决口的水杯收集到宋代以前的那条黄河故道之中,他便心中不安。但同时他又十分清楚,他不应该去的。不但他不应该去决口处,他就不应该到这黄河边来。
如今他不是圣王了,而是这个国家的皇帝,一国之主,应该在圣京主持大局,在那里遥控赈济灾区这边,不但安全,还能更为有效地调动人员和物资前来此处救灾才是。但他还是来了,也许他的心态还没适应作为一个皇帝为尊者这种变化,因此,他还是悄悄地来到这黄河决口的旁边,想去看看决口处,却因刘胜邦的坚决阻止,只好作罢,派石达开前去。
石达开等三万余人迅速出发,还未靠近铜瓦厢决口处,便听见轰隆隆的水声,犹如响雷般震天而作。石达开老远便顺着河堤看见,前方黄河堤坝决开了一处约么二十余丈的口子,滔滔洪水犹如猛兽般冲出堤坝,直泄入堤下。
堤外,已经是汪洋一片,巨大的洪水冲力将堤坝下的一排原本是小树林的小土岗冲得完全消失,只剩下几颗被水浸泡的大树在洪水的漩涡角落中起伏打转。
“钦差魏源魏大人到!”魏源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决口处,听说石达开过来,连忙前来参见。
石达开按规矩先向魏源行大礼,毕竟他代表的是冯云山,而后魏源再以臣子的身份见过身为义王的他后,石达开问道:“魏大人,黄河决口,不知后路如何?洪水有没有进入预先开挖的河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