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已经晚了,他想自尽都不得,当即被俘虏起来,被严加看守。次日,在彻底掌握了成都城后,四川总督裕瑞被当成西部最大的满清贪官,被杀鸡骇猴,当场游街示威后,在城东菜市口当众斩首。
而成都将军乐斌因为识大体,弃暗投明,被梁立泰和罗琼树举荐为四川巡抚,在帝国未派官员到来之前,维持川蜀大地的稳定。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给北方的陕西和甘肃、回疆等地的满清官员一个信号,只有投降讨虏军,归顺帝国,才有生路。负隅顽抗,只会死无葬身之地。
不得不说,此举十分成功。四川向来是西部地风向标。在成都将军乐斌归降中华帝国,继续当他的封疆大吏的消息传开后,不但川北的龙安府、保宁府地方官员纷纷主动归降外,四川以外,临近川地的陕西汉中府和兴安府、甘肃阶州府等地官员立刻派人送来降书,上表称纳降。
而四川境内的各乡绅官吏,不管是迎合进驻的讨虏军也好,还是真的喜欢汉人的统治,纷纷敲锣打鼓,迎接经过的讨虏军将士。
前期偷偷与南洋公司旗下做生意的四川商人,更是满心欢喜,乐开了花,维持地方秩序、招募团练都异常的积极,完全把帝国当成了自己的国家。
在这些人的扶持下,四川全境很快便安顿下来,慢慢融入中华帝国。
第685章 贵州和众人的归附
贵州贵阳府城内,巡抚衙门。
贵州巡抚蒋蔚远将手中的书信放在抚案上,对下首的一名心腹幕僚叹口气道:“丁先生,如今国事糜烂至此,回天无力,本抚为之奈何?原本本抚只是想独守贵州安宁,静观其变,如今却是到了该选择的时刻了!”
见一旁年轻的读书人垂头不语,蒋蔚远又拿起手中的书信,递给他,道:“丁先生,你先看看这个!”
年轻的读书人接过书信,飞快地扫视了几眼,眼神一变,道:“抚台大人,这兴义府知府张锳和独山州知州韩超、都匀府知府鹿丕宗、定番州知州石均四人竟然联名上书,劝抚台大人归顺中华帝国?看这四人有恃无恐的模样,想必是有所勾连,而且已经准备妥当,要背叛大清背叛抚台大人了?”
“不错!丁先生说的不错!”蒋蔚远解释道:“这四人均是以兴义府知府张锳为纽带,共同进退。独山州知州韩超是张锳的多年好友,又是其得意儿子张之洞的老师;都匀府知府鹿丕宗是张锳的女儿的公公,算是儿女亲家;而定番州知州石均则是张锳儿子张之洞的妻兄,也算是亲家。因此,这四人联名上书,说不定,便是张锳的主意!而这张锳,在贵州为官二十余年,算得上是贵州一带难得的好官,曾历任清平、安化、贵筑、威宁、古州诸州县官,后又任黎平知府、义府知府、遵义知府、贵东道道员、贵西道道员兼义府知府,贵州的大半州县都曾任职过,算得上是贵州官场的老人,一向对大清忠心耿耿,说话甚是有分量,即便是本抚,也深为倚重他。没想到,如今竟然全本抚投降粤贼!”
“大人,学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年轻的读书人眼神一动,建言道。
“稚璜,本抚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好,今日既然已经到了这般光景,便听你说说吧!”蒋蔚远索性摊开了说道。
“抚台大人,那学生就放开了说,一切,都是为大人着想!”年轻幕僚走到蒋蔚远面前,掏出了一份地图,却是整个大清的疆域,他指着南方数省,还有北方直隶菏南山东一带,道:“抚台大人,恕学生直言,张锳张大人他们劝您归顺中华帝国,我觉得他们也是为您好!大人您看,如今这天下形势,大清已经退缩回关外,而且,若是讨虏军他们出兵三五万兵力,盛京能否守住都是个问题,大清已经无力东山再起,想要再入主中原无疑是没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