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巡抚黄鼎凤更是直接发话:“陛下,微臣坚决响应您的谕旨。回头到了广西,便让各州府都好好商量下,每州每府都必须建一工厂,建得多的州府,直接升官。”
他这话一出口,众人暗笑,这黄大人,可真是陛下的忠心之人,只不过,大老粗,不会说话便这样表决心。
冯云山也是一阵苦笑,道:“黄爱卿,你有这份心思便好,但这建工厂,可是要商贾自愿才行,可不能逼迫,而且,要根据当地情况,经过考察,选择合适的项目,可不是什么厂都能建,什么厂都赚钱的。”
冯云山也是看黄鼎凤忠心耿耿,而且打仗也靠个人勇武,不熟悉洋枪洋炮的新式武器下如何指挥作战,因此才将他从军队中调整出去,充任他的老家广西的父母官,现在看来,能不能干好,冯云山很是怀疑。实在是手头上的人太少了,黄鼎凤至少一来对自己忠心,二来毕竟跟随自己这么久,一直呆在广州城,见证了南洋公司以及其他工厂的建立和发展,多多少少,总学到些东西。再者,他还算勉强认识一些字,而其他的很多将士,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如何能治理一方百姓?无奈之下,他只能挑选像黄鼎凤这样的,先充任巡抚,等日后有合适人选,再进行调整。
要是有讨虏军将领可用,他也不至于在这十多个巡抚当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安排的是满清降臣了。
湖南巡抚袁甲三皱眉道:“陛下,微臣有些疑惑。这兴办作坊,由商贾自行安排便是,为何我等地方官还要去劝说鼓励?何况,这天下间,若是百姓都去兴办作坊或是去作坊当零工,谁来种地,天下间哪来粮食?”
“是啊,陛下,天下当以农为本,有粮方安。这鼓励商贾之流,岂非本末倒置?”安徽巡抚毛昶熙也接口附和道。
听到这,冯云山尚未发话,湖北巡抚刘长佑便大声应道:“非也非也!两位大人,正因为如今没多少人会开办工厂,建造实业,陛下才说让我等各省父母官鼓励商贾乡绅开办工厂。开办工厂,雇佣的工人也只是闲散的百姓。更何况,若是雇工的工钱比自家种地的来的粮钱要多得多,又何乐而不为呢?”
伍崇曜也应道:“刘大人说的有理!西洋诸国,像那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开办工厂无数,其国人口不过二千万,雇工便达数百万,而且还多为青壮,其国照样粮食丰盛。而且,其国人都愿意充当雇工而不愿种地,皆因雇工半年,便可挣回种地一年之钱财。”
冯云山也点点头,道:“农人和粮食乃一国之本,的确不能丝毫有所影响。但建设工厂,也势在必行。尔等无需再疑惑,只需遵照朕的话去做便成了。当然,具体的方式,尔等自己确定,因地制宜。帝国内阁会发布条令,各省只需遵照执行便可。”
第692章 问策(三)
冯云山直接霸道地朗声道:“众爱卿谁有不愿遵从朕的旨意,现在可以提出来,朕给你重新安排职位,大不了朕再重新任命巡抚,或者从七位特区的知府中直接提升一位便是。”说完,冯云山转头朝四周望了望,众人均缩回脑袋,开玩笑,皇帝已经有些发火了,谁敢触这个霉头?除非真的不想干了。
可在场的这些,特别是满清降臣,用冯云山的话来说,管他是出于想为百姓做事、实现自我价值,还是贪图名利甚至升官发财,反正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有一点,就是想在冯云山手下当官,并且还想当大官。否则也不会冒着损害名声的危害归顺帝国。单凭这点,冯云山便可以让他们做任何事情。何况今天召见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冯云山仔细分析对比过的,应该来说,大部分都是为民为国之人。
只听众人被冯云山的话吓了一大跳,连续地噗通几声,纷纷跪倒在地上,参差不齐地喊道:“陛下息怒,臣等之罪!微臣自然遵从陛下旨意,全力发动和鼓励商贾乡绅建设工厂,引进西洋机器,兴办实业。”
见众人如此,冯云山这才大喜道:“如此大善!众爱卿平身!兴办工厂一事,朕自有安排,众爱卿只需保证治下与帝国一致,为兴办实业之途保驾护航即可。其实,朕也不是怪罪袁爱卿和毛爱卿等,朕知道你等也是为帝国考虑。其实朕早已经考虑过一个问题,今日便与众人探讨一番。”冯云山顿了顿,“众爱卿可知为何自秦以后,历朝历代都只能存在二百余年,过了这一时间,便必定会发生农民起义,结束王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