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页

刘长清的条件这么优厚,朱洪英答应下来,他也感觉到越南是自己的一片福地。

于是,被蒙在鼓里的越南官军被催了。

朱洪英领兵一到,陈践诚等到了刘长清发出的暗号,只不过,这个暗号不是和他约定的一起进攻朱洪英,而是和贼兵一起进攻他,越南官兵大败,陈践诚总算还有点防备,留下五百人在镇外接应,不至于全军覆没,但即便是这样,也损失惨重。他原本领兵三千出征,等他逃出去,只剩下一千二百人,只得垂头丧气地回了河内,再赶往顺化皇城复命。

大胜之后的朱洪英,认识到和刘长清结盟的好处,便提议两军结盟,一道扩大地盘。双方约定,谁先攻占越北的大城河内,便奉谁为主。

双方一拍即合。

趁着越南官府在越北的势力薄弱,兵力不足,加上陈践诚等新败,刘长清和朱洪英两处势力都纷纷扩张,四处占领越北乡镇。

刘长清率领手下往东进发,一路将与太平府交界的越东北诸地都抢占下来,招收兵力,安排乡民囤田,又派手下潜入太平府的乡下,偷偷购买种子农具运回越东北,竟是准备长期发展下来,发展基地了。

而朱洪英更是发展迅速。他借着击败越南官兵的威势,领兵进入越北高平一带,将原本混迹在高平、原平和保乐一带的陆之平、覃四娣、杨大家、李亚生四大广西进入的流民头领全部逼降,一下将手下兵力发展到了五千余人。同时,朱洪英在越北各交通要道立关建卡,收粮征税,划分管区,分封领地,俨然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

第715章 割据安南

这个时期,越南阮氏王朝进入彻底衰败时期。

整个王朝,几乎没什么工业,唯一算得上的工业也就是开矿,铸铁铸钱,但全部由顺化皇城的工部把持。其他的一些手工业,因朝廷的工匠征集制度和苛捐杂税的压榨,手工业完全荒芜,工匠逐渐转行,宁愿充当佃户和流民。而商业方面,更是积弊严重。重农抑商的制度,严重制约了商业发展,许多货物交易被禁止。

加上最近越北地区的朱洪英和刘长清两股势力闹腾得厉害,整个越北一带,一直到河内,周边一带,都被禁止收购硫磺硝石等,甚至河内周边的市集都禁止开放,而通商的道路又被各地的官吏领主把持,从重征收过路钱。导致整个越北一带,完全犹如一潭死水。

而顺化皇城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更是因为阮氏王朝控制了变强,不但对内的货物流通进行控制,连对外的贸易也受控制。进口货物仅限于阮氏王朝需要的生铁、铅和硫磺,还严格控制出口,严禁将丝绸、稻米出售给洋人。甚至,连各地的税收,也不用银钱交付,而改为阮氏王室和朝内官员需要的人参、肉桂、荔枝、龙眼等实物代替货币作为税收,更是严重限制了货币的流通。

农业方面,本是越南的强项了,但因为李氏和阮氏王朝的统治,耕作技术落后,还在使用明代的耕作农具和技艺。不但如此,百姓的私田收到官吏地主豪强的联合剥削,凡是肥沃的田地,均被地主们侵占,失去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这样一来,更是很多流民冲向越北,加入朱洪英和刘长清两方势力,因此,两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隐隐有与阮氏王朝分庭抗礼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