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

“陛下,不如下令让步兵第五师放弃喀什噶尔城,退守伊犁,两师合兵一处,这是最妥当的做法。同时从内地调派援军增援伊犁,距离回疆最近的是驻守甘州和肃州的一支讨虏军新军——当初跟随步兵第四师和第五师收复甘肃时新组建的一师——步兵第四十六师,如今也训练有素,火器精良,可以一战了。另外还有兰州府一带驻守的步兵第十一师,宁夏府驻守的一支新兵师步兵第四十九师。”左宗棠建议道。

“喀什噶尔城应该也有新迁移的汉民了吧?有多少?”冯云山问道。

左宗棠不语,旁边的曾观澜回禀道:“回陛下,罗师长本就是率领步兵第五师护卫安西州一带的百姓迁入喀什噶尔和叶尔羌一带,因为冬季来临,这才驻守在喀什噶尔,本来准备等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再回甘肃护送一批移民前往。喀什噶尔和叶尔羌一带约有三万余迁入的百姓。”

曾观澜这样一说,左宗棠脸色一变,连忙请罪道:“陛下,微臣不知喀什噶尔一带已经迁入了如此多的百姓,微臣失察,差点误害陛下圣德!既然这样,除非能将三万百姓都一并带走,否则便不能撤离喀什噶尔了。但若要坚守,陛下,微臣担心的是那浩罕兵有备而发,加上沙俄在背后使力,就算一是攻不下喀什噶尔城,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时间一长,困守城内的第五师必然会因缺少弹药粮草而陷入绝境。特别是弹药消耗,没有补给,只怕,只怕不一定能坚持到援兵抵达。”

冯云山更是心焦。从传信到现在,已经过去近二十天,谁知道如今那边情况怎么样了。依他的估计,步兵师携带的弹药就算充足,也不会坚持太久,节约点使用的情况下,能坚持四个月算不错了,若是敌人用人命来攻城,只怕消耗2个月就要弹尽粮绝。而如今就算紧急调派距离回疆最近的甘州和肃州的步兵第四十六师,从圣京传信到甘州肃州,再派人沿线准备粮草、整军出发,就要将近一个月时间,这一万将士从肃州赶到伊犁,接替离开伊犁增援喀什噶尔的步兵第四师,寻常月份便需要二三个月,但如今圣京虽然已经开始入春,北方的回疆却还是冰天雪地,难以行军,这样以来,四个月时间肯定是不可能了。

难道说,喀什噶尔注定要被那该死的浩罕兵攻占,三万响应自己号令迁移到那里的百姓要被他们烧杀,这一万跟随自己多年的讨虏军精锐也要葬身西疆?

第850章 石达开请缨

见皇帝满脸忧虑地陷入思索,总参谋长左宗棠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向指挥若定,算无遗策,可如今随着帝国的扩展,地盘越来越大,消息来源不够,一个消息来回就得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样的指挥很是糟糕。

他强行安慰道:“陛下,要不派出信使赶赴鄂尔多斯旗,征调那里的蒙古马,让甘州和肃州的步兵第四十六师全部骑马,应该能快一些抵达伊犁。同时传令让伊犁驻守的步兵第四师做好准备,在四十六师抵达之前,提前十天赶赴喀什噶尔,让四十六师补缺镇守伊犁。这样又可赶前一阵子,应该至少可以缩短一个月的行程。”

冯云山摇摇头,一时半会调集战马哪有那么容易。如果是一般的马匹,只能用来运运货而已,也许能加快一些行程,但此时回疆寒冬腊月,就算有马匹赶路也极为艰难,更何况那么多马,草料调集的后勤问题又要头疼了,谈何容易啊。要是在草原就好了,能像陈天仕率领的步兵第七师化身马队那样,一路洗劫抢夺粮食草料,以战养战,或许可以迅速赶到,但如今都是帝国境内,还是一片荒漠居多,如何能行?

毛奇却口中念念有词,眼中精光一闪,仿似想到了什么,从左宗棠手中接过那份地图,看了起来。

左宗棠一怔,继而脸上一喜,他自然希望毛奇能想出解决之法来。不过,这种情况之下,还有可能吗?

毛奇飞快地看了眼地图,又比划了一下,向冯云山告了个罪,朝左宗棠问道:“左参谋长,曾听你说起过,我们的国家在英治印度斯坦还有一股潜藏的势力,只是后来实力变强,便不大听话了,对吗?”

左宗棠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是的!毛将军你的意思是?”不等毛奇回答,他便一下跳了起来,一脸欣喜地朝冯云山道:“陛下,毛将军说的方法,或许可以解决喀什噶尔和步兵第五师的困局!”

冯云山回过神来,看左宗棠手指地图上的印度旁遮普的位置,也明白了过来:“你们的意思是,让旁遮普的锡克人出兵?对了,以前归顺帝国的印度军官,后来被招入特务司成为少校的那个萨米特·库玛尔,他如今已经是旁遮普锡克王国的国王兼锡克教大君。手中的确很有势力,不过正因为他势力颇大,已经不甘心为帝国所用,背叛了朕,如何还能为帝国出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