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页

沙角炮台上的四十多名炮手,只来得及逃出十余人,其余的全部被倒塌的炮堡顶部压在炮孔内,死伤惨重。

顿时,刚才还有数门炮洞还在开炮怒吼的沙角炮台,一下便停止了下来,只有英军军舰射出的炮弹还在蹂躏着炮台废墟。

这也意味着,沙角炮台被攻破了。

通过望远镜观看战场的西摩尔长舒了一口气,攻陷了炮台,他却并没有惊喜,相反,还有一丝惊恐与愤怒。

也难怪,这样一座炮台,足足让大英帝国的远征舰队被击沉2艘军舰,烧毁1艘巡洋舰,另外2艘遭受重创彻底失去作战能力。仅仅是一座炮台啊!

西摩尔早就通过密探打听到这珠江口沿途到广州城有多少座炮台,起码有大大小小的超过30座的炮台,这还不包括有些炮台没打探出来。照这样的比例,岂不是自己率领的远征舰队近百艘军舰还不够这些炮台消耗的!

更何况,这只是第一座炮台,就算火炮多一些,威力大一些,但同样的,水面开阔,让自己能派出36艘军舰一起发起攻击,若是进入内河以后,河道变窄,到时候,只怕同时能攻击炮台的军舰数量要变得更少,而且加上还有敌军的舰队护卫炮台,只怕己方损失更甚。

西摩尔稍加思索,便放弃了只用军舰进攻的方法。看来,必须要水面以军舰攻击,另外派遣陆军登陆绕道炮台后方进攻的两面夹击策略了!

西摩尔不再幻想几天内便占领广州城,而是做好十天半个月的艰难打算。

见沙角炮台被攻陷,太平水道口的6艘蒸汽炮舰立刻后撤,绕道太平水道内朝珠江上游而去。而躲在威远炮台处的一队军舰本欲往沙角炮台靠近参战,未来得及,此刻见炮台沦陷,便徐徐后撤,重新躲入上横档岛的后方。

西摩尔不愧是名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在攻陷虎门口东面的沙角炮台后,他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下令那些军舰后撤,退守在威远炮台和下横档炮台射程之外的地方,再往江心靠拢,继而猛扑大角山炮台。

大角山炮台只有数门火炮,自然不敌,没来得及炸伤一艘军舰,便告陷落。紧接着,罗斯下令三个步兵营护卫着一个炮兵营从大角山炮台侧面登陆。

这是珠江口的西岸,可能因为大角山炮台只有数门火炮的原因,知道很快会沦陷,因此中华帝国方面并没有布置多少守军,只是一个营的步兵和大角山炮台撤退下来的二十余名炮手,镇守在大角山上。

双方一番激烈的枪战,尽管中华讨虏军火枪射程更远,但英军的步兵营事如猛虎,不畏生死往山上冲,加上山上树木灌木众多,在远处开火并不能发挥作用,这三百多名讨虏军死伤数十人之后,拼着炸毁了炮台上的2门大炮,便迅速撤离了大角山,往北端的巩固炮台撤退。

在占领大角山炮台之后,罗斯派运兵船连续登陆,增派了近二千名英军和数百野炮手沿江岸一路向北,在巩固炮台前1公里处,再次与驻守的中华帝国二个营的步兵发生激烈交火。

讨虏军依仗地势拼死抵抗,在战死二百余人之后,余部再无战力,主将哭求撤退之下,剩余的四百人不到的讨虏军将士无奈之下,退守蕉门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