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页

“怎么?”冯云山当然记得,当初还是自己一力坚持要将那明治天皇囚禁在钓鱼岛上,只为后世的那股执念而已,不过在此之后,冯云山也就置之一笑,不再过问了。如今三四年过去了,难不成,又有什么变故不成?

“陛下,那睦仁病重,看护的岩仓具视请求出岛治疗。当初睦仁和另外一个假睦仁以及那个叫岩仓具视的宫廷大臣被送到钓鱼岛上居住,这几年来倒也没出什么事情。可上个月,那个睦仁竟然说动了比他稍大一些的假睦仁帮助他逃走,趁巡逻的武装蒸汽船回航台湾岛的鸡笼港补给的空档,突然将看护他们俩人的岩仓具视打晕,俩人用临时制作的木筏竟然逃离了钓鱼岛二十余里,遇到风浪被打翻,幸好被醒来的岩仓具视以木筏追上,将其救回钓鱼岛,不过那个假睦仁没能救回,已经葬身大海。之后,岩仓具视便主动要求我们加强对睦仁的看守,还托我们向陛下带话,说再过一年多便满五年了,陛下曾经答应过他,看守睦仁满五年便让他出岛做官。”

“那睦仁自落入海中之后,便感染风寒,可能是长大了些,开始明白自己的处境了,又自觉逃走无望,心灰意冷之下,病情加重。眼见情况不妙,看护的岩仓具视这才着急起来,向监视的护卫禀报。我们特务司已经派了郎中上岛医治,稍有好转,但未能根治。据说,那睦仁由风寒转为肺痨,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咳血,情况有些不妙。陛下,是否将其接回福州城,专门救治?”

冯云山摆摆手,冷哼一声道:“何必兴师动众?一个日本皇室余孽而已,既然他已经成肺痨,已是不治,没必要再折腾了。便让他继续呆在钓鱼岛上罢,他这辈子,哪怕死了变成一撮黄土,也只能呆在钓鱼岛上了!”

范汝增愣住了。

冯云山似乎又有些于心不忍,补充了一句:“再从福州城里派两三个名医过去,能不能治好活下来,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对了,那个叫岩仓具视的家伙挺不错的,将他吸收进入特务司,派他去日本,监督那些幕府老中们,告诉他,只要尽心为帝国再干上一段时间,朕原来的许诺不变,满五年后,朕做主,可以赐他华夏身份,从此脱离和族番邦的身份,成为中华帝国真正的官员。”

第1016章 特务司的算盘

范汝增连忙遵旨,又说起第三件事情来:“还有一件要事要禀报陛下,这是陛下特意交代过的。特务司在美国里士满情报站的情报员,经过一年多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陛下交代的这名叫理查·加特林的医生。前几天,已经将他带回圣京,如何安排,还请陛下定夺。”

冯云山想起自己好像是提起过这个发明加特林机枪的人,还让特务司找人。自然,将这个加特林找来,就是让他发明密集型的火力——机枪,这个时候,应该还是叫手摇击发多管转膛枪。

冯云山并不是不能自行发明这种加特林机枪,他原本也大致懂些机械方面的原理,加上手下如今有众多的机械技师,只是,他不远亲自去研究这些,费劲不省心,倒不如直接将原本的发明者找来省事得多。而且,这样的话,也避免了加特林机枪在美国出现。虽然不能就此避免其他国家的这种机枪的发明,但至少可以延缓一些时间。

其实如今中华帝国的步枪,已经足足超出世界上哪怕是最为强大的英国法国的水平足足十年。但冯云山还是不满足,既然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便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将中华帝国的武器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毛瑟步枪的发明之后,他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而是继续让毛瑟兄弟不断改进。同时,发展密集火力的机枪,也是他的重点关注内容。

如今的战争,战场上火炮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榴弹炮的使用,一炮下去,几名或者十几名步兵死伤。就算是毛瑟步枪的射程和精度、射速超出欧洲列强们的步枪一大截,冯云山也觉得不够保险。毕竟如今步兵的正面作战,更多的是看火炮的威力了。特别是这榴弹炮的葡萄弹的出现,让步兵的步枪全线处于下风,冯云山知道这个过程,因此,他提早预备,进行开发速射步兵武器。

想想看,有了加特林机枪或是加特林机关炮,再加上中华帝国早已经开发出金属弹壳的定装子弹,要是能再完善一下,一杆加特林机枪便能一分钟发射二百甚至四百发子弹,这可是比得上几十杆上百杆普通步枪的火力了。真要遇到正面决战或是镇守堡垒,有几架这样的加特林机枪,便能守住上千军队的进攻,这种神器,可是在后世有“战场割草机”的称呼。若是能有日后的马克沁重机枪,那就更完美了。

想到这里,冯云山仔细地叮嘱道:“好好对待这个加特林,不容他有任何闪失,将他先安排在圣京机器制造总局火炮厂内。吩咐下去,让他成立一个单独的加特林机关炮厂,专门研发小型机关炮,口径与步枪一样甚至更小的机关炮,简称为机枪。他需要什么,全部一应准备好。”

范汝增连忙记下来。他这次和皇帝谈论的是绝密的事情,因此,皇帝有什么旨意,他会记下来,等会出门便交给传旨官员,由其草拟之后再报皇帝核准后正式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