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王满意地点点头:“哈布斯堡家的弗兰茨·约瑟夫肯定也想不到,我们会在进攻丹麦的时候还会同时发动针对他的奥地利攻势,他更加想不到我们普鲁士的常备军有34万,而我们动用的兵力竟然超过30万之多。对了,首相,欧洲的这些国家确保不会多管闲事吧?还有意大利方面,会派多少兵力夹击奥地利?”
“放心吧陛下,只要那中华帝国佯作进攻摆出一副姿态来,俄国和英国就不会妄动的。而其他的欧洲国家,都不必在意,唯一需要在意的法国,他们的皇帝却是个目光短浅的爱贪便宜的家伙,被我空口许诺的卢森堡的那小块领地给迷住了。至于意大利,因为目前只是他们的首相加富尔同意,担心走漏消息不敢告诉太多的人,具体多少兵力还不得而知,不过加富尔向我保证不低于5万精兵。他们只是稍加牵制而已,真正能击败奥地利的,自然还是靠我们普鲁士军队!”俾斯麦似乎对罗恩元帅的布置很有信心。
普王忽地想起一事,又问俾斯麦和罗恩两人:“那剩下的便是最后一个障碍,王国内部的阻扰:众议院的那帮反战的可恶议员们,如何解决?”
罗恩和俾斯麦两人知道国王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早在俾斯麦上任首相之前,国王与王国的众议院在军事改革、主要在扩充军备方面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议会否决了国王主导的普鲁士王国的对军事改革的全部拨款,导致罗恩元帅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军事改革一下缺少资金无法实施下去。
而这时,无奈之下,国王采用罗恩元帅的建议,解除原本的倾向议会的首相,任命俾斯麦为新首相,解决议会问题。
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鲁士了
俾斯麦一上任,就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威胁议会要进行铁与血的手段,若是逼迫过分,便要进行镇压。但同时,俾斯麦也知道,一时间难以彻底解决与议会的冲突,于是,俾斯麦采取转移视线、对外发动战争的方法,同时,他利用议会的议员们多数派本身反对的并不是扩军和出钱,而是根源在于这些议员是普鲁士自由主义者,他们期望普鲁士有能力统一德意志。
并且,在年初国王强行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众议院,结果又被一个名为“德意志进步党”的新成立党派所主宰,他们反对增加军费开支,反对扩军。
也正因为这样,普王才会问俾斯麦和罗恩,这些议员们如何处置了。这些普鲁士王国内部的炸弹,一天没有处理好,便会随时爆炸。说不定向敌国出卖情报,或是在关键时刻搞得国内内乱都有可能,因此,这个不稳定因素,必须先行解决。
罗恩自然也知道普王的担忧,不过他很滑头地道:“陛下,我这边自然无法解决,所以我推荐旁边的这位首相来解决。”
俾斯麦微微一笑,自信地道:“陛下放心,众议院的大部分反对军事改革的议员们,我想我已经解决了!其实他们也不是反对战争,他们其实也渴望普鲁士能统一德意志,只是他们想代表那些普通民众多些自由,少交税而已。因此,我抓住这一点,同他们进行了说明,要想统一德意志,就必须发动战争,而要发动战争,就必须进行军事改革,大肆扩军,就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而如今,这些都已经想到妥善的解决办法了!”
“如何解决?”
“我将财政大臣请到众议院,当着他们的面作出承诺,将在五年后向议会申请补偿议案,而这些批准的财政开支、增收的税收,都作为借贷给军队的行为,到期之后对付利息和本金,到时候再返还给王国的财政,可以抵扣后续的税收。也就是说,我向他们承诺后面几年可以少征或者不征税了。另外,我还告诫议会,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我们都会扩军准备战争,若是他们不同意,便再次解散议会,并以背叛德意志的名义送他们去监狱。于是,他们无奈默认了。而且,如今已经从中华帝国借贷到2亿塔勒,足够缓解我们的财政危机了,他们就更没理由反对了!”
“太好了!那这样我们便可以放手一战了!”普王一脸欢喜,看向罗恩和俾斯麦,小声地道:“你们说,这次战败丹麦和奥地利之后,再整合两年,我们能否有击败法国和沙俄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