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页

但现在,看到这个邸报,他觉得自己必须返回圣京一趟了,必须给内阁提点建议才行。

……

与此同时,内阁的这份邸报抄送各地,掀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内阁打着响应皇帝的旨意的口号,让各地纷纷积极响应,迅速跟进内阁的号召,掀起了一番大力发展钢铁产业的狂潮。

杭州城郊的闲林镇,一副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今天是闲林镇镇长率领镇公所的十几名吏员盖起小高炉,土法炼铁出铁水的大好日子,随着第一桶大概二十来斤铁水的流出,现场一片欢腾,旌旗招展,上千人围聚在一起欢庆。

喧闹的气氛和不断高涨的人群,将余杭县长和副县长都吸引了,听说县长要过来查看,闲林镇长立刻下令,继续加快烧炉炼铁,争取在县长到来之后再出一炉铁水。

顿时,在镇长的一声令下之后,整个闲林镇都鸡飞狗跳起来。镇公所在警务所警长的带领下,挨家挨户搜寻废钢废铁,将镇上个店铺以及镇郊农户的铁锅、火钳、铁锄、铁铲、铁剑、菜刀等全部收集起来,扔进青砖和水泥砌成的小高炉之中。因为用的煤炭不足,镇长下令搜集木柴塞入小高炉底部,整的浓烟滚滚,见风力太小,从一处铁匠铺拿来鼓风箱开始鼓风,不过因为铁匠铺已经歇业一段时间了,风箱破损漏风,为了解决风箱出风问题,把镇上的几十只公鸡都杀掉,把鸡毛用到风箱上堵住漏风问题。

终于,在次日中午时分,当余杭县长和副县长抵达闲林镇上的时候,小高炉正式开第二炉铁水出炉,看着有些黑红的铁水流出小高炉,进入一个陶盆之中,总共大概有五十多公斤。县长大喜,当场表扬了闲林镇长和镇公所以及全镇的人们,赞扬他们富有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响应陛下号召进行大炼钢铁运动!

县长算了一笔账,闲林镇这样的小高炉,只要20来个劳力就能搞起来,每天能出铁水2炉,也就是每天能炼制100公斤钢铁,全县16万人有将近5万的劳力,也就是说,整个余杭县每天能炼出铁水25万公斤,一年下来,便是9万吨钢铁!就算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也至少有6万吨!

这样一算,县长激动起来,满怀豪情地一挥手:全县百姓除了吃饭睡觉之外,要放下其他的事情,全力进行建小高炉,大炼钢铁!

之后,县长兴冲冲地奔向杭州知府衙门,禀报自己余杭县今年要炼钢铁6万吨!杭州知府缪梓一听乐坏了!他本来还在头疼怎么去在这次的朝廷邸报中立功出头,这下好了,出头的机会到了!他当即问清楚具体情况之后,立刻向浙江巡抚王有龄报喜!

第1254章 大炼钢铁(下)

浙江巡抚王有龄是满清降臣,他不是正经的科班进士出身,而是捐纳出身,但目的却不是为了敛财,而是发心做官只为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在满清署理杭州知府时便在杭州官场身体力行禁止贿送、裁减税捐等正本清源之事,广受百姓的赞誉。因此,他在归顺中华帝国之后,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宁波知府。而后,等原来的浙江巡抚罗泽南离任高升内阁委员的时候,他便被擢升为浙江巡抚。

也正因为如此,受到重用的王有龄才从内心感激朝廷的看重,勤奋为政,想要将浙江政务搞上去。而这个时候,新成立的内阁发来一带邸报,要求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钢铁产业。收到这个邸报之后,王有龄十分头疼。

他刚刚出任浙江巡抚,便遇到这样的一件大事,而且前任巡抚罗泽南贵为内阁委员,将浙江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作为接任者,自然不能干得差了,就必须要将这个差事做好才行。何况,他也知道,发展钢铁产业,开战大炼钢铁运动,对于整个中华帝国和整个浙江省,都是极有好处的。旁的不说,浙江的铁路并不发达,机器制造业也不够精细,这些都是与钢铁产业的发展缓慢分不开的。若是真的能将浙江的钢铁工业提升上去,不但能获得内阁的认可,还能极大地促进浙江的整个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