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此以后,章丘参与大炼钢铁的二十万百姓,也纷纷回到了老家,抢着补种农作物,总算挽回些损失。章丘的大炼钢铁运动,也就此告一个段落。
而引起这一切改变的,其实是五天前,山东巡抚衙门接到来自圣京电报局发来的一份紧急电报,正是皇帝冯云山的一道紧急手谕。
……
当天,圣京皇宫内西北角的一处占地二十多亩的皇家科学院内,原本有些安静,忽地一声轰鸣声传开,将科学院内的树林上方大片鸟儿惊走。紧跟着,一片欢呼声传来:“成功了!”
冯云山正在隔壁闲坐,同交通部副部长程恒生在商议铁路之事,忽听一片喧哗,正纳闷呢,忽地见科技部副部长徐寿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向他禀报道:“大喜啊,陛下,大喜啊!”
“科学院内的那批技师们,还有那几名洋工程师一道奋战几月,终于将陛下说的那个像永动机一样的内燃机给造出来了!刚才测试过了,机器的引擎转速能超过200转!”
冯云山虽然很是喜悦,不过却没有太过意外。事实上,他心中早有预料了。
半年前,他突发奇想,便在皇宫的西北角,将二十多亩的园林单独划了出来,与皇宫和京城独立隔离开来,造了几座阁楼和作坊,全封闭砌上围墙,建立了一座所谓的皇家科学院。又从西欧和整个中华帝国收集了他所能知道的一些这个时代的科技人才,全部请了过来,安排吃住生活都在科学院中,罗列出一些课题项目,让这个时代的一些科学发明家们在其中进行研究。
当然,其实最大的依仗,还是他自己脑袋中所知道的超乎这个时代的知识,所谓的科学院,一方面可以借助的力量,另一方面,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幌子而已。否则的话,他一个皇帝,整天发明研究东西,岂不是要被人注意?
而科学院的建立之后,倒也不算丢脸,在他的“不经意”地提点启发之下,接连发明数项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设备,让冯云山惊喜不断。冯云山也因此几乎不怎么理会帝国的政务,一直沉心在科学院之中。而这个让徐寿兴奋之极前来禀报的内燃机的发明,便是最近冯云山让人攻克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冯云山早已经料定这个内燃机近期内便能成功。
想想也是,若是再不成功,冯云山只怕直接自己交亲自上阵指点了。原来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冯云山都已经通过询问请教的方式“透露”给了那几名洋人,而这几名洋人之中,就有历史上曾经发明过四冲程内燃机的普鲁士人奥托,再经过指点,还不能造出来,那才奇怪呢。
第1261章 不能太激进
冯云山刚想说什么,内阁成员罗泽南也紧跟着徐寿来到他面前,着急地喊道:“陛下,微臣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禀报!”
在冯云山的印象中,罗泽南一向沉稳,他从未见过如此着急的时候,连忙道:“罗爱卿莫急,有事直接讲!”
“陛下,内阁在李副总理的坚持下通过了在全国大炼钢铁的计划,并且在前些时间提前在数个省份已经开始实施了。微臣总觉得这个计划对帝国的长远发展不利,尤其是对农业以及其他工业会造成重大冲击,因此特来禀报陛下,恳求陛下亲自过问,重新论证发展钢铁工业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