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这些太监之中,比较著名的例如郑和,王振,刘谨,汪直,魏忠贤,哪个都是如此。

好点儿的郑和算是名垂千古,坏点儿的比如刘谨汪直魏忠贤之辈,哪一个不是一张纸条就给宰了。

对比老刘家搞出来的十常侍还有老李家那些动不动就废立皇帝的太监们来说,老朱家的太监简直就是乖的像猫儿一样。

但是再牛逼的猫儿遇到了哈士奇一般的文官也得跪。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社会我哈哥,狗怂话还多,打架没赢过,吵加没输过。

在崇祯皇帝看来,太监就像猫儿一般仗着主人的宠爱可能横行一时,但是唯有二哈才能纵横生生世世。

反正太监的事儿也就只能先这么着了,至于说提升一下太监的待遇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目前不考虑这事儿。

放出宫外一批宫女的事儿,也是由皇后看着办就行了,也用不着拿到朝堂上来讨论。

至于说官配给卫所士卒什么的,这事后边再找英国公他们商议下就好。

但是在崇祯皇帝看来,满朝堂的大臣们既然已经拿了自己家的工资,那努力干活就是应该的,否则就是怠工。

见不得自己家员工偷懒的崇祯皇帝干脆问道:“之前朕让户部和太医院、锦衣卫联手去查实京城及周边的女子婚育情况,如今可有结果?”

户部尚书郭允厚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已经派人核查了京城及下辖辖大兴、宛平二县,周边昌平、良乡等二十余个州县。”

崇祯皇帝一听郭允厚已经把事情给查完了,便饶有兴致地问道:“结果呢?”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情况比臣想象之中的还要糟糕一些。天启七年,京城及周边诸州县共出嫁女子二千三百余,崇祯元年即生育者一千七百余。其中一千二百余人为十四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六岁出嫁,二百余人为十七岁出嫁,余者大部分为十三岁,极少一部分年满十八。”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那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十五岁便生儿育女了?”

郭允厚的身子连直都没敢直,只是接着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如此。其中因难产而死者多达百余人,多为十三岁出嫁者。奶水不足者千余人,产后落病者亦有千余之数。后来臣去请教了太医院院正与太医院中的阴科、哑科的御医,发现情况确实如陛下所言,凡年不足十八岁者,其骨骼未定,气血不盈,生儿育女,实有莫大之风险。”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每出嫁九人,便有一不足十八岁的女子因难产而死,那就是说,满十八岁才出嫁的,难产而死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