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这种印刷之术,基本上一页就是一张刻板。而一旦刻错了一个字,整个雕板也就宣告报废,这就意味着雕版印刷的成本是极高的。

成本高,卖的书价格就贵。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穷书生们都喜欢借书来抄的原因。

可是,这书不是你想借就能借的到的,除非关系真的是极好,否则谁愿意冒着书籍被损坏的风险将书借出去?

而且,成本高,也就意味着想要读书的门槛被提高,许多想要读书的学子往往因为买不起书,或者借不到书,就此中断了求学之路。

而毕升所研究出来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后,这种情况就好很多了。

一个字能反复使用,就算是坏了,也不过是一个字模而已,再弄一个出来也就是了。

印书成本的降低,书的价格也相应的降低,同样的,能买的起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在讲究通经致用和躬行礼教的横渠学派来看,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儿。

宋应升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活字印刷也是奇技淫巧这种屁话来。

而宋应星见兄长被自己驳倒,一时之间心中也是有些过意不去。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宋应星与兄长一起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

在一万多名考生中,二十九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史长则名列第六。

奉新诸生中只有兄弟二人中举,故又被称之为“奉新二宋”。

只是自己兄弟两人时运不济,后来多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不曾得中进士。

原本是打算崇祯元年的恩科就是最后一次打算了,能中就中,不能中则就此返乡。

只是不曾想当时恩科还没有开考,有就传言说崇祯二年会继续再开一次恩科。

果然,自己兄弟二人再一次的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