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武将皆是高声重复那句“汉军威武”。他们值得激动,汉旗被亮出的时候,他们成了有战旗的人,不再是那支“光杆”部队。有了军旗,也有了整体的番号,他们成了汉军。他们马上也会有属于自己部队正式的番号,不要小看番号对一支部队的重要性,军旗是精神所在,部队番号则更加能够体现出集体感、归属感、荣誉感、荣耀感。
“番号会在日后战役中分别设立……”刘彦不苟言笑:“别看战兵扩充,实际上是迫不得已的增编,是骡子是马,就看各支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表现。”
包括徐正在内,所有将校皆是屏住呼吸,接下来他们的君上所说会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刘彦一圈的扫视过去,视线会在每个将校身上停留一秒:“我们讲求阶级,分别待遇。表现越好待遇越高,部队同样会有严格的区分,介时能否获得荣誉番号(如虎贲军),是不是一支合格的野战军,还是只能当一支戍卫部队,看各支部队的实战结果。”
只要是武人,谁都不会轻易地屈服,该争的时候也绝对没人会让步。
像是虎贲军一样的荣誉番号?对于武人来讲,统率一支拥有名字作为番号的部队,总是比一支没有名字作为番号的部队更有荣耀感。
因为没有特别保密,刘彦已经有一些取好名字的番号早就流传出去,有了虎贲就会有羽林,这是强汉军队最有代表性的两支军队名称。既然他们的部族名字叫汉部,哪一天建国应该也是以汉为国号。虎贲军已经有了,谁都盯着羽林军,谁都想自己会成为羽林军。
除了虎贲军和羽林军之外,刘彦还将准备了另外几个番号。
武将方面会在意军队的正式番号,文士方面则是在乎另外一些东西,例如对日后建国的设想。
或许比较扯淡,可是现如今讲究的是无论做什么都得有个继承,比如那个什么五德之说。
五德之说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言: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第一个应用五德循环便是起于秦,后刘汉定鼎天下,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
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早些时候纪昌有做过关于刘彦是强汉皇室后裔的推论,刘彦当初没有否认,纪昌也就很是当做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