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按照张群的本意,他是万分拒绝石宣撤往上党郡而不是回邺城与石虎合在一处,可石宣是铁了心思不去见石虎,那又有什么办法。

石宣这一股部队算起来绝对倒霉,军队广派侦骑(斥候)一般是在本部三十里之内侦查也是起到预警作用,他们是不知道朝歌西北部有谢安这么一支汉军,等待知道的时候朝歌那边已经有骞建同和李坛的本部进驻。

张群劝石宣转往邺城方向,石宣是真心怕被石虎弄死坚持己见,毫不意外地撞上了谢安所部。

李坛率军北上之前,谢安所部和石宣本部一直是在进行游弋战,也就是一方想尽办法想要突围继续向西北部撤退,另一方则是死咬着不放,双方已经是不断换马骑乘进行了一整个白天的追逐。

“俘虏?”李坛根本不想停下来歇息,问题是坐骑受不了。他催促部下赶紧喂食战马,随口说:“咱们没有那么多闲工夫,俘虏就丢给后面的马愿所部轻骑。”

羌族人自姚弋仲战败被汉军俘虏之后心志就直线下降,讲明白点就是羌族对上汉军会没有打就先心虚,打不过也不会死撑,是会接受招降。

氐族人的情况只比羌族人要好上一点点,他们的总领袖去了陇西和北地,中原这边的氐族人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现状,惯性地为羯族人卖命,没有了总领袖的约束存在缩手缩脚现象,不是那么敢拼命。

朔方的五个匈奴大部族还被拓跋代国摁在地上猛揍,匈奴人现在该是心气最虚的一个种族,中原的匈奴人数量少不说,大部分的分布也是很散。那些分散在汉境的匈奴人有了骞建同这个标杆后,更是干脆自主汉化。

李坛这一支汉军往往数十个人就能够俘虏数百个羌族人、氐族人和匈奴人,造成的现象就是汉军比较瞧不起俘虏,一两万的俘虏敢用两三千人盯着。

马愿率军到来,看到两多万的战俘只有两千人看守,李坛的本部却是不见踪影。他得知李坛将战俘丢给自己,苦笑对部下说:“安排一下……”顿了顿,才又说:“李郎将敢安排两千看守两万,咱们再加个三千人凑足五千,押回朝歌还需要快马加鞭赶回来。”

站在一旁等待交接的羽林军军侯李均赶紧说:“不是啊,我们得到的命令是交接之后,立即赶上大部队。”

“……”马愿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他是俾将,李均是军侯,两人差了两级,可李均是羽林军编制,虽说没有掩饰不悦,嘴上却无法多说什么。

原冉氏秦国已经全面并进汉国,除开冉闵的一些家臣,大多数成了汉国的官方体系,他们基本是选择低调做人,尤其是对跟随刘彦崛起于微末的那批人会更加谦让一些。

“不好意思啊,马将军。”李均满满都是歉意地说:“军令不可违背,等待战事结束,均摆酒请客以谢今日谅解。”

马愿这才心里好受一些,毕竟自己将身段摆得低一些,可情绪还是会有的嘛。

第452章 遗民泪尽胡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