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 李孟尝治水(一)

到时候必然也吃不了好果子。

在这种制度之下,那些官绅方能用心治水!

这便是秦凡所给的两条策略。

其二治标,但需要有人监督统领。

其一治本,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泥建材以及劳动力。

身为工部尚书,李孟尝毛遂自荐,成为了这个前往淮南治水之人。

他此行的目的有二。

其一,便是抗击洪水,将那条堤坝守下来。

让淮南不至于被洪水淹没,粮食绝收。

让百姓可以安安稳稳收割粮食。

当然,这只是第一个目标,也就是秦凡的治标之策。

第二个目标,便是修建水坝了!

唯有成功将水坝修建起来,淮南百姓方能安居无虞。

不用担心任何大水的威胁。

也得亏前一段时间国债的发放,是的朝廷能够攒够足够的银两,用以修建水坝。

淮南。

一众官员士绅们听到工部尚书要来协助赈灾的时候,无不惊喜万分。

那可是工部尚书!朝廷的肱骨大臣!

地位仅在三公之下!

如果抱上这条金大腿,就等于前途无忧。

以后也必将如同坐火箭一般快速升官!

于是他们合计了一番,摆下了大桌宴席。

请来了最好的歌女舞女。

准备在酒桌上同这位工部尚书联络联络感情。

非但如此,他们还在入城口设立了欢迎仪仗,高抬大轿。

,锣鼓喧天。

只等工部尚书一到,他们便可以向对方展示自己最大的诚意与热情。

到时候攀上了高枝,升官发财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他们失算了。

李孟尝是谁?早些年来也跟随着李世民征战天下的猛人,本质上是一个武夫。

而他们那一套对于文人或许有用。

但李孟尝?

这位工部尚书抵达到淮南的第一天,就直接去到江河之畔观察堤坝的情况与水势了。

所以那些个锣鼓队,在城门口等了一天,都没能等到这位钦差大臣。

而那些官员们一个个在城头翘首相盼,腿都站麻了,肚子都饿瘪了,也没有看到这位大人的身影。 _o_

终于,在等了两个时辰以后,有人等不住了,他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