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模式,朝廷不出钱粮,只做顶层设计,然后动嘴跑腿安排监吏,其他的全部都要依靠商贾自己协调完成,而商贾如何聪明,毕竟是两千年前的原始商人,因此面对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必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就需要制定极其详细的规章制度和说明来做指导和要求,期间牵涉到的问题太多太麻烦了,绝对不是一个部门能够搞定的,而且即便是统领文武百官的两个丞相,也对陈旭在联席会议上称之为借鸡生蛋的方法一脸懵逼无处下手,因此其中大部分都只能由陈旭先一条一条的提出来,由记录官整理成章程,然后又一条一条的深化细致的讨论,商讨出最为恰当的方法去安排操作。
为了让这个借鸡生蛋的计策顺利快速的执行下去,此秦始皇还专门让人在朝议大殿旁边腾出一间偏殿作为办公室,一群大臣每日都是忙忙碌碌在里面争论不休,进进出出到各府衙通传最新进展和过程的官吏络绎不绝,几乎把大殿的门槛都快踩塌了。
而秦始皇也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如此热闹的联合办公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兴趣十足的到会议现场旁观聆听,对陈旭的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360章 太过分了
忽忽七八天过去,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
在陈旭的主持下,经过无数次更改完善之后,关于将一万套马卒装备委托给大秦商贾制作的章程终于完成,约法三章的条例也都全部讨论完毕,整理的麻浆纸草稿足有数百份,堆起来足有一米多高,而最后送到秦始皇面前的也是一本厚达五十页,足有两万字的策划书。
“好,好~”秦始皇坐在炕上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捻须赞叹。
这本厚厚的细则包罗万象,将朝廷和商贾以及地方官吏的职责各自划分的异常清晰,咸阳出监工,地方出政策,商贾出人出钱,并且还详细的包含了对于炼铁、兵器、马具甚至是匠工民户等一切工程和人员的安置以及奖赏惩处等细则。
与其说这是一本工程指导策划书,不如说是一次对朝廷和商贾之间合作的新商业模式的指导法典,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打造更多的马卒装备,甚至是合作别的事情,基本上都能照此进行。
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秦始皇终于将这本策划书看完了,合上书本后秦始皇满脸惊异的笑着对陈旭说:“这种策划书事无巨细但却又井井有条,即便是丝毫不懂的人看完也能理解透彻,清河侯此法让朕大开眼界!”
“多谢陛下夸奖,只要陛下认可我们的计划,这件事可以说已经成功了大半,但所谓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此事如果要成功,最终还需要商贾的配合,还需要监督和执行统一,因此为了配合此次的计划,臣还想请陛下用约法三章的条例发下皇榜,张贴于通传到的郡府所在地最为显眼之处,让天下百姓看见,这样会更加增加商贾的信心,同时也让天下百姓知道陛下对此事的重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张贴皇榜昭示天下万民,陛下是遵守信诺之人,则天下商贾必然蜂拥而从,此事必然成矣!”
“然,朕乃是国君,自然是遵守信诺之人,皇榜之事朕准了!”秦始皇点头。
“陛下之心囊括四海八荒,臣能辅佐陛下也是深感荣焉,只要此次策划成功,彻底扫平匈奴也就一两年的时间,万里江山即将唾手可得也!”陈旭赶紧顺嘴拍一句马屁。
“哈哈,好,朕能得清河侯辅佐,也是朕的荣幸,朕还想看看清河侯研制出太乙仙尊传授的太乙神雷,既然策划书已经完成,明日早朝朕会在朝议之时安排下去,对了,上次清河侯在朝堂上说天下万事皆可付诸于商业,朕很好奇,今日有闲,还请清河侯与朕细说一番!”
“陛下想听,臣不敢私藏,容臣细细道来!”陈旭点头。
“商贾追本逐利,只要有利可图便会无孔不入,九州轶志中有一句话,叫做国无农不稳,但还有句话叫国无商不富,如今大秦重法令,重农耕,但商业的发展却并不均衡,农商互补才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比如新修驰道之事,工程浩大,每次征召都是数十万民夫,然后敦促各地郡府运送粮草器械,派遣军卒监督保障施工,这样固然是一种方法,但却消耗大量耕田种地的民夫,而这些民夫皆都是我大秦耕种粮食的主要劳动力,这其中涉及到数十上百万农户,既耽误农时又消耗民力,但如果我们把修建驰道之事委托给商贾,就和这次打造马卒装备一样,朝堂出政策,让商贾自行筹备人手工具粮食来按照要求施工修建,修建完毕之后由官吏检验合格之后偿付钱粮,这样各地郡县府衙的官吏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民生问题,而且修路同样可以套用这借鸡生蛋之法,甚至不花费一石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