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多谢古叔提醒,这边马上就开始运作生产,我会让德山多找几个人。”赵国栋听的古志常这么一说,估摸着事情多半成了,要知道江口第二建筑公司这么多年一直是包揽了厂里的活儿,古志常分管总务基建这么多年,就这几个小工程的沙石,应该不是问题。
望着赵国栋消逝的身影,古志常坐在沙发里琢磨着,桌上两盒蒙顶茶是赵国栋带来的,值不了几个钱,也就一个心意,何况别人救了自己女儿,论说连茶都不该收,不过对方是晚辈,上门来带点东西也合礼数。
“老古,这老赵家的二小子要去河坝里挖沙?”说话的是老古老婆,一个标准北方腔的大个子女人,“这可是苦差事。”
“嗯,厂里不招人,大小伙子出去找找饭吃也是好事。”古志常也懒得解释,“我倒是觉得小峰都该像老赵家这几个一样出去磨砺磨砺,就他现在这副德性,整日和那些狐朋狗友鬼混,迟早得成为一个窝囊废。”
“呃,去河坝淘沙?你也想得出?就小峰那身子骨也吃得下那个苦?厂里的工作他还未必干得下来呢。”女人嚷嚷起来。
“行了,我不过说说而已。”古志常有些烦闷,“别人家的能行,小峰就不行?我看让你惯成这样,我们还能管他一辈子?”
并没有出乎赵国栋的意料,和江口第二建筑公司经历杨天培的见面十分顺利,一场较酒下来,杨天培和他公司几个人都只能让赵家两兄弟扶着送回去。
当一行人跌跌撞撞告别时,杨天培只是要求赵国栋一定要保证需要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沙石,其他都不是问题,这让赵国栋心中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第三十六章 埋伏
砂石场终于开张了。
兴奋得如吃了亢奋剂的赵德山一连几天走路都带风,家中那辆老旧的永久自行车在他脚下比起摩托车都慢不了多少了。
几个筛沙工都就近请了当地农民,一条下河坝的便道也只花了大半天时间就垫了起来,几台拖拉机也在赵德山在厂外的几个狐朋狗友的帮忙下联系好了,砂场已经正式运转起来,一堆一堆的沙石被筛出来,堆砌在河滩上。
每日里也有一两辆拖拉机来拉沙石,大多都是大观口这边通过唐思模介绍来的一些关系。
堆砌在河滩地上的沙石堆数量每天都在不断增加,赵国栋交代赵德山按照工作量来计算工资,而不是按照每天工时来计算工资,这样一来筛沙工人们的积极性相当高。
每天天不亮就来开始干,到了中午十二点后太阳太毒了之后就休息,下午四点钟之后又开始,一直要到晚上八点过天快要黑尽工人们才离开。
赵德山这几日里也是早出晚归,这沙石堆在那里倒不担心有人来偷,河坝里多的是,只要你肯来拉,只是每日里计算方量和工资,随时监督质量,还得不时去拉拉家常,递上两支烟,送上几壶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