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笑笑不语,宏林公司和自己之间的心结并没有完全解开,毕竟现在那一块地仍然闲置在那里,不过赵国栋也觉得你想要让对方事事满意也不可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
所谓妥协和平衡,不就是大家都要让一步么?如果完全是自己这一方让步,那就不叫妥协,那叫投降了。
旧城改造这一块利润相当可观,尤其是商业地产这一块的开发,但是短期利益却并不明显,说直白一点,很大程度上就要看花林日后的发展前景,如果说花林县的经济能够快速增长带动城市发展,县里边和宏林公司达成的协议肯定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如果花林经济一直像前几年那样不死不活,这个协议就对宏林公司相当不利了,毕竟他们付出的是真金白银,而花林县政府却是在透支预期收益。
就连赵国栋也有些惊奇对方怎么会如此爽快的签署了协议,当他问及对方为什么对合作充满信心时,对方只是说了一句话,他们宏林公司谈生意更加看重与人的合作而非某一个项目,这番貌似深不可测的话倒是让赵国栋颇为好奇,莫不是对方还真打算和自己化敌为友联手合作一番?
花林县旧城改造项目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不仅仅是宏林公司,就连一些附属项目也引来不少人的窥觑,一些领导也或多或少的要打打招呼希望开开绿灯,现在有了宏林公司这块挡箭牌,县政府压力和麻烦也少了许多,毕竟这是共同开发,就算是要干个啥也得征求合作方意见不是?
“沿河这一线按照规划将建成步行走廊大道,在绿化上将要花些工夫,尤其是沿线这一片的土地价格已经涨了起来,连宁陵那边的几家地产公司也都看好沿河这一线开发前景,都来国土局商谈够地事宜,宏林公司也有这方面的打算。”走到河岸边上,韦飚一边前头引路,一边介绍道,“像桥头广场这周围方圆五百米内的地块更是很多公司看中,连大华和三叶公司都有意在这里征地建设公司办公楼。”
“不急,老韦,超出协议开发范围之内的地块属于我们县政府掌握,在价格上必须要达到我们满意,无论是宏林公司还是其他,都一样,当然我们花林经济至关重要和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支柱企业我们可以酌情考虑,否则都只有拿市场价格来说话。”赵国栋微微一笑。
“这就是我当初所说的经营理念,企业要经营,城市建设一样要经营,如何经营这也是一门知识,随着日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一级政府领导和行业部门的管理者,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摸索,力求将城市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完美和谐的结合起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城市建设的经营基础源于城市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工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基础的基础。”
第八十一章 发力
一番巡视下来赵国栋也是汗流浃背,从东外街到桂溪大桥头一公里路段,规划的路段两边民宅房屋已经拆迁得差不多了,而桂溪大桥的引桥工程也进入了紧张的施工前准备阶段。
引桥工程将在两个月之内基本结束,而进入冬季枯水期,大桥正桥工程也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冬春枯水期这四个月时间,大桥主桥就要基本合拢,而要抢在明年七月汛期来之前就要完成主桥结构建设,剩下的就是桥面桥栏的装饰工程。
赵国栋之前还是对宏林公司作了一番仔细了解的,他也有过一些思想准备,如果宏林公司真的只是一家皮包公司,纯粹靠倒手工程来挣钱,那他也打定主意,即便是得罪麦加辉他也只能选择放弃,旧城改造和桂溪大桥都不是可以用来做交易的东西,当然如果宏林公司真的具有实力,又有这层关系,赵国栋也并不介意与宏林公司合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化解不利因素又能不伤及县里边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让赵国栋稍稍欣慰的是宏林公司虽然有着麦家辉的背景,但实际上早在搭上麦家辉这条线之前就已经在宁陵地区建筑开发业界小有名气了,只不过搭上麦家辉这条线之后宏林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一跃成为宁陵地区最大的建筑开发公司,而让赵国栋感到惊奇的是麦家辉的弟弟麦家成并非自己想想的那样只是一个靠着兄长背景打天下者,他原来是安都广厦建筑设计所的主打设计师之一,进而成为宏林公司中一个重要人物,但是在宏林公司中却没有任何职务。
正是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赵国栋最终同意了与宏林公司合作改造开发花林县城老旧城区,而宏林公司也的确表现出了令赵国栋较为满意的诚意,虽然他们在要价和胃口上都相当高,但是赵国栋在综合考虑到花林县财政目前状况以及日后可能的风险,还是同意了对方的条件。
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赵国栋接过电话就听到了对方有些低沉的声音:“赵县长,听说才去视察了工地?进度还令你满意吧。”
“呵呵,还行,怎么样,能够按照进度完成吧?”赵国栋将腿放在办公桌上,再没有人的情况下,赵国栋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放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