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赵书记,你放心吧,我也早有思想准备了,本以为昨年赵书记你会接着那场风暴继续刮下去刮到企业上,没想到赵书记却不声不响的收兵回朝了,我还有些遗憾呢,西江区这么多企业,就没有两家红火的,可是看看那些厂长经理们,哪一个又是穷得揭不开锅的样子?出入都有专驾,抽的烟都是二十元以上的中华、玉溪,招待政府干部从不在企业食堂,都是宁苑这些奢华场所,你说说这些厂长经理们心思究竟放在哪儿去了?纪委和检察院也收到不少关于反应这些家伙的线索,就等赵书记你发话呢。”骆育成接上话。
“嗯,这些企业存在蛀虫腐败问题我也早就有所耳闻,但是这不是主要的,我担心的是这些家伙知晓我们的意图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来破坏我们的改制大计,而一旦改制大计被破坏掉,那么县里就无法揭开这些遮掩在表面的罩纱,他们又可以苟延残喘了。”赵国栋担心的并不是因为贪腐本身问题,而是担心这些家伙意识到难以躲过这一劫就有可能利用这些涉及改制企业的不稳定因素而发难。
“唔,这倒是一个新问题,看来还不能小觑这些问题可能给社会局面带来的不稳定。”骆育成也是点头赞同,“赵书记,说祁书记可能要走。”
“噢?你听谁说的?”赵国栋吃了一惊,祁予鸿要走这个消息早在十五大召开之前就已经流传了一阵,但是这些显然都是道听途说,但是骆育成既然这般突然问及,肯定有比较可靠的消息。
“我听我一个表弟说的,他在省委办公厅,听说宁法书记对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很是不满意,有意要调换一批党政主要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宁陵市也列在其中,舒市长刚刚当选才一个多月,不可能让他走吧?要走只能是祁书记走了,何况祁书记在宁陵也有四年了,按理说也该动一动才是。”骆育成也不隐藏什么,径直道。
“嗯,也有这种可能,只是祁书记要走会是肯定的,但是什么时候走,却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走了,谁来?”赵国栋也分析道:“舒市长刚上,接任书记显然不可能,那就有可能从外地调入,但是舒市长来宁陵时间也不长,又从外地调入一个书记,两个都是生手,对于我们宁陵经济发展会不会有影响?这一点难道说省委就不会考虑到?”
“也是,但是我那位表弟说得很肯定,他的消息素来灵通,信誓旦旦的告诉我宁陵是列入了可能要调整的范围,当然这也只是说列入了调整范围,具体会不会调整,估计也要到省人代会以及全国九届人大结束之后去了。”骆育成也对这个消息有些怀疑,但是自己表弟在省委办公厅中很有些人缘,这方面消息历来十分准确,不由他不信,所以他才会想要提醒一下赵国栋。
第十五章 个人问题
骆育成知道赵国栋曾经在祁予鸿面前竭力推荐自己担任区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而且还帮忙作通了章天放的工作,虽然最终祁予鸿和严立民两人否决了赵国栋的提议,但是骆育成还是心存感激。
骆育成对于赵国栋的观感不仅仅来源于他对自己的推荐和赏识,更因为对方在去年那场风暴中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以及把握事情发展的分寸拿捏。
当时王益一力想要将所有问题查清楚,要求凡是涉及到的干部只要有反映,那就要一丝不苟的查下去,这样下去必然会导致建委和交通局以及公安局三个系统的瘫痪,而赵国栋及时的把握住了问题的轻重缓急,确定了涉及犯罪由检察院接手、涉及违纪由纪委处理、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的暂时不触及的原则,这才使得这项工作得以顺利的推进下去,也使得这场风暴有了一个较为完美的结局。
否则在骆育成看来,一旦牵扯面太过宽泛,极有可能形成久拖不决,不但上下反应强烈,可能引发后续更多的反弹,而且极有可能给这些本已定案的涉案人员造成串供翻案的机会。
掌握一个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分寸度,相当考究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智慧和胆魄决心,而赵国栋虽然年轻,却是深谙此道,相当完美的拿下了这一战。正因为看好赵国栋的前景,骆育成也才主动向赵国栋靠拢。
而随着与赵国栋的交往接触越深,骆育成也发现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市委常委兼区委书记不但在经济发展上相当有一套,而且对社会事业尤其是对政法工作也是相当熟悉,并且对政法工作提出意见时也是每每能说到点子上,让公检法司几长对赵国栋的观感都是相当好。
骆育成不过四十出头,自然也是有些想法的,和蓝光搞好关系的同时他更看重这个如异军突起的赵国栋,二十七八岁的市委常委,就算是本人能力突出,如果上边没有过硬的背景关系,那也是想都不用想,而且此人还是因为宁法来宁陵视察时出过纰漏险些被拿下的,而短短一年多后就能一跃上位到市委常委,这份诡异足以让很多有心人琢磨一二了。
骆育成的话给赵国栋冲击很大,祁予鸿若是今年上半年就要走,那么舒志高上位的可能性就有些小了,如果能拖到下半年尤其是十月过后,舒志高倒是很有可能暂时兼任市委书记职位,等待翻年重新选举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