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2400 字 2022-10-23

直到文副总理的专机消失在空中,宁法才收回目光与应东流投射过来的目光碰撞了一下,“东流,看来文副总理对于我们安原省的抗洪救灾工作还是给予了一定肯定啊,我们一些地方取得成绩文副总理还是看在眼里的,看样子也是相当满意。”

“有些地方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些领导思想麻痹大意,工作作风虚浮,反应迟缓,宁书记,我觉得在抗洪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这些取得成绩经验和出现的问题都应该加以调查总结,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应东流面无表情,语气清冷平静。

宁法眉头不为人觉察的微微一动,随即展颜首肯:“这是必须的,在这次抢险救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必须要严肃查清,该问责要问责,该追究什么样责任就要追究责任,该奖励的也要奖励。但是我们安原洪水之后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灾后恢复生产,这样巨大的损失我们只能也必须要通过发展经济才能把损失夺回来,东流,这方面你要恐怕多琢磨考虑一下。”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宁法和应东流都渐渐摸到了各自思维观点的主脉。

宁法是邓公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坚定不移奉行者,认为目前一切都需要让位于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认为发展经济和民众增收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搞上去了才谈得上民众增收,也是产业国退民进的支持者。

应东流则对宁法的观点有一定异议,在他看来经济发展固然是主导,但是也不能偏废,诸如社会保障、环保、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等社会民生事业一样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也能够做到,认为党委政府精力过度向经济发展倾斜有失偏颇,而且也反对国退民进战略走得太远。

但是宁法并不同意应东流的观点,他认为应东流出发点是好的,设想也是美好的,但是并不符合当前安原乃至整个中国实际情况,认为只有把经济发展起来政府才有能力搞好其他社会民生事业,党委政府不是不想搞好社会民生工程,而是手中欠缺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干好这些事情,所以必须将精力放到集中发展经济上,当然应东流提出的意见也值得深思,有助于在工作中防止过右倾向。

两个人的观点在省委常委会上已经有过几度交锋,虽然都是谦和有礼的翩翩风度下进行,但是骨子里谁都清楚,两人谁都没有说服谁,但是二人也都清楚两人同样是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把安原建设得更美好,只是在方式手段和步骤上的不一致,所以无论是宁法和应东流都还是保持着相对克制的态度,只是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出现过一些争议,但这都是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态度来达成了默契和妥协。

政治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这是宁法和应东流都认可的观点。

第七十四章 一飞冲天

丰田考斯特缓缓启动驶出机场,此时天空一片湛蓝,万里晴空中炽热的阳光投射在大地上,你很难相信前两天时这里还是一片昏天黑地大雨倾盆,老天爷就是这样随意的戏耍着芸芸众生。

“东流,这一次我们省损失很大,总书记和总理都和我通了电话,中央估计要有一些政策支持我们省恢复生产,当然这要等到洪水彻底退去,我想我们还是应当抓住这个机遇争取中央的支持,省里边也在配套跟进,力争上几个大项目。我打算和你在合适时候去京里一趟,一方面向中央汇报我们安原的灾后工作情况,求得中央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具体找一找几个部门,比如铁道部、交通部以及农业部、水利部几个部门,把中央的一些意图尽早落实到实处。”

宁法对于文副总理在提及宁陵市西江区区委书记称面对洪灾造成的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夺回损失这个观点时颇有触动,连一个区委书记都能够想到面对灾情之后解决办法就是恢复生产和加快发展,尤其是后一点更为重要,但是有地市主要领导却丝毫意识不到,完全是那种被动的以事论事,大谈特谈恢复生产的困难,根本意识不到这同样也是一个发展契机,这是他在唐江和宁陵两地感触到的,甚至这种现象在省级领导中也一定程度的存在。

文副总理作风相当朴实敬业,最厌烦那种虚架子,所以乘专机抵达安原的时候,宁法和应东流都没有去迎接,甚至到宁陵之后也没有去迎接,而是直接到灾情现场会合,直接进入正题,这样反而能赢得文副总理的好感。

“我在路上和天明部长也说起过汛情,他也说估计八月间汛情还会又一次反复,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洪的工作领导,避免再造成更大的损失。”应东流知晓宁法的言外之意,他也同样听出了文副总理话语中的意思,恢复生产,加快发展,这两点其实并不矛盾,恢复生产也就是加快发展,是加快发展的基础,但是也需要注意汛情反复带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