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疑惑的坐下,展开信签认真读了起来。
“怎么,有什么感想?”赵国栋见焦凤鸣一边读,脸上也露出了一些触动的表情,心中更高兴。
“这个巩明昌,还真是有意思,你说他是标新立异吧,也算,这个人做事喜欢较真,尤其喜欢和政府机关唱对台戏,说他哗众取宠吧,似乎也不完全是,一句话,这个人很有些思想,和一般人的观点也不尽一致,还真不好评判他的想法。”焦凤鸣似乎也很有些了解这个人,一边笑,一边摇头。
赵国栋这个时候才想起焦凤鸣是从奎阳县委书记起来的,对于奎阳的情况自然不会陌生,“凤鸣,这个巩明昌你认识?”
“能不认识么?他在奎阳也算小半个名人,怎么说呢,有点子侠骨义胆的味道,不过对党委政府成见有些深,只要是牵扯到行政部门的问题,他都会穷究不休,我和如怀在奎阳时就没少给我们找麻烦,但是也要承认,一般说来也都是我们行政职能部门出现了一些问题才会被他抓住把柄,原来觉得他是个麻烦篓子,现在看来倒觉得他对我们的工作也的确有些促进。”焦凤鸣似乎在回忆一些什么,脸上的表情也很复杂,不过到最后却多了几分笑意。
“哦?这样的人应该算是个人物啊,哪怕是吹毛求疵,只要他能挑出漏眼儿来,那也算是本事,对于促进我们党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水准提高那也是一件大好事啊。”赵国栋笑吟吟的道:“既然是法律工作者,我估摸着是不是也把你们县政府那些个行政机关都栽在他手上过?”
焦凤鸣一脸苦笑,大概也是对这位巩明昌知之甚深,“那不是咋的?咱们县里对《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深刻理解’都是通过他的发难才算是真正领会到,县法院的人看到他一出现在法庭上都觉得头疼。”
“看见他头疼?是觉得对方占理而另一边又是行政执法部门,两头为难吧?”赵国栋摇摇头,若所思的道:“我倒是觉得这种人不应简单的视为刺儿头麻烦精这一类的角色,嗯,准确地说,我认为这种人是产自于草根的能人,对于我们基层法制建设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基石,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他们。”
第五十四章 微服私访
焦凤鸣意识到了赵国栋找他来的目的性,目光渐渐沉静下来,又把信细细的看了一遍,默默思索着赵国栋话语中的含义。
对方在信中提出一些新观点,那就是对目前现行的人民代表履职状况提出了质疑,认为绝大多数人大代表沦为了举手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沦为橡皮图章,他本人有意要在人大代表履职上做一个先行者,希望得到市委市人大的支持。
为什么这封信会直接写给赵国栋而没有写给奎阳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曾可凡,这中间也是耐人寻味。
按照焦凤鸣的估计和理解,巩明昌想要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显然没有得到奎阳方面的支持和认同,甚至有可能把他的这些“奇谈怪论”当作了他可能要对县里发起“新一轮攻势”的先兆,所以对方才会在这种情况下尝试着给赵国栋写了这样一封信。
“赵书记,您的意思是认同对方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焦凤鸣问话还是有些谨慎,毕竟这样一个当初是被县里边认定为“带着明显功利和目的色彩”当选的县人大代表提出的这些想法和意见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甚至可以说在宁陵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而如果赵国栋赞同对方的想法,那也就意味着对方的一些想法和意见就有可能要变成现实付诸实施,但这会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冲击,连焦凤鸣一时间也无法预料。
“有什么不妥么?”赵国栋把弄着手中的钢笔,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有些飘忽,“对方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现阶段人大代表制度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人大代表被选出来究竟应该履行那些职责?是不是只是每年开人代会了,就去坐一天,举举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提两条不痛不痒或者普遍性的问题,就算是履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