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2648 字 2022-10-23

“赵国栋那小子现在已经是省委常委了,嘿嘿,三十四岁的省委常委,你听说过么?而且还是出了咱们这一桩事儿之后依然过关,这人道行深着呢,我看咱们还是得在此人身上下功夫。”周达目光闪烁,“哥,你说的没错,此人不简单,我们鑫达要渡过这个难关还得落在此人身上,我们想要发展,他想要政绩,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当然,这还不完全牢固,如果我们能在其他方面和他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就最好不过了。”

周鑫眼睛一亮,点点头,“周达,可是上一次在美洲俱乐部你也看到了,这小子精滑得紧,根本就不上钩,可惜我准备的夜宵,请那两人花了我三十万,还只是吃顿饭而已。”

“不急,姓赵的年轻,难免就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于我们这些商人来说,肯定有所防范,这很正常,多两次接触,让他感受到咱们对他并无恶意,而且日后我们鑫达在宁陵发展有求于他,这样才会让他慢慢释去疑心,一步一步水到渠成。”周达显然比自己的兄长更具耐心,“我已经和他联系过了,周五他要到安都,我邀请了他,他同意了,到时候还得安排人。”

“花小钱办大事儿,值得,赵国栋此人前程不可限量,而且自控能力极强,是个干大事儿的人,不说咱们这个项目,结交这样的人,也值。”周鑫在这方面却是异常爽快大方,“咱们和国企比不了,走歪门邪道又长久不了,就只能折中,走点这种擦边球路子了。”

“但愿这一次中央的这一波政策能够真正落实下来,那也许咱们这些民营经济才能迎来一个春天,也不至于逼得我们非要走河边的羊肠小道,不湿脚太难啊。”周达也是颇为感慨的道。

※※※

赵国栋独自漫步走在滨江路上,傍晚的乌江沿岸人流如织,柳丝在江风中飞舞,宽阔的江面上显得有些浑浊,这是上游山区下了大雨带来的洪水。

在经历了98洪水之后,宁陵市痛定思痛,在随后的两三年里连续加大投入对乌江、越秀河和翠河上游进行整治,不但恢复了天然保护林区域,而且也在沿江堤岸上下了大力气,但是真正将江岸和开发结合起来,还是赵国栋到了宁陵之后才算是真正将乌江东岸那一大片乱石滩地开发利用起来。

巨大的投入换来了高额的汇报,尤其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火爆,江东新区这一片原来只是打着想要借助辉煌大桥(主干线大桥)建设来推进开发的区域事实上在辉煌大桥尚未正式竣工之前,就被彻底的炒热了。

依托宁陵高速发展的工业经济而热火起来的房地产业被发达繁盛的旅游产业再一催动,地价更是扶摇直上,江东新区的商住土地已经迅速蹿升到了九百到一千三百元之间,远远高出了省内其他二级城市,与安都的一千五到两千元之间的虽然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在增幅上却是大大超过了安都。

除了江东新区之外,河南新区的地价一样稳步上涨,虽然不及江东新区涨势那么凶猛,但是其原来地价就不低,所以一再上涨之下就显得很可观了。

这是一个问题,涉及民生的问题,就显得更为敏感。

第二十三章 城市

赵国栋印象中从2004年开始,国内房地产行业才算是真正进入疯狂年代,拿地就赚钱,地价差异让地方政府也是甘之如饴趋之若鹜,这样也产生了两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一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的向外摊大饼,征用农民土地,失地农民农转非之后一是在得到的补偿上和社会保障以及就业权这些方面政策出现了明显滞后,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上缺乏先见之明,或者说有先见之明却不愿意花力气去作,这使得这一批刚刚进入城市居民的群体难以享受到作为城市居民的好处,也深刻感受到了失去土地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再夹杂有贪腐、分配不公和一些个案在其中,就极易引发不稳定事件。

第二个因素涉及的群体更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