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原今年情况又有一些变化,安都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上半年的增速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点八,这已经是近四五年来的最高增速了,这让省委对关京山的看法有了不一样的观感,对于安都这样大一个经济体来说,能够扭转颓势就是一个相当大喜讯,能够让增速赶上全省平均增速就是最大的成功,而现在关京山正在一点一点的做到这一点,也难怪原来对关京山印象一般的应东流也开始看好对方了。
当然安原的亮点不仅仅在于安都,除了宁陵继续一枝独秀之外,唐江延续了去年的发展势头,继续紧追宁陵不舍,呈现出多年未见的高速发展势头,也是相当耀眼;卢卫红到通城担任市委书记之后也尽显其强势作风,大刀阔斧的在通城进行人事调整,加上通城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国家在通城的天然气化工产业投资巨大,迅速拉动了通城经济攀升,也算是蹦出了另外一个亮点。
相较于唐江和通城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增速,原本一直萎靡不振的荣山经济也有了一丝起色,经过连续两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荣山的化工产业经历了艰难的转型升级,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今年四月,德国巴斯夫投资三千万欧元的巴斯夫荣山化学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荣山,这家公司是在荣山市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之后才引进的第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极大的提振了荣山工业信心;紧接着六月,日资积水化工也在荣山落户,投资一千六百万美元,与荣山第一化工总厂合资建立和荣山积水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这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进入荣山,也标志着荣山工业经济的转型终于出现了转机,而除了这两家外资企业的进入外,更让人欣喜的是荣山本土的民营化工企业也迅速崛起,一举取代了原来国有化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蓬勃发展的民营化工企业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使得荣山原来一直国有经济独大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荣山市政府也在其中积极引导,使得荣山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仅次于宁陵、唐江和通城,位居全省第四。
尤莲香对于省内各地经济发展形势相当了解,作为市长她不但要关注唐江经济发展,同样也要随时关注兄弟地市的发展状况,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纳为己用,甚至在招商引资过层中,背后挖墙脚捅刀子的事情也少不了,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一切都可以暂时搁置在一旁。
赵国栋也对邓若贤能在荣山打开局面颇为欣慰,这个昔日的老同事终于还是在荣山这个堪称死局的地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是金子哪里都会闪光这句话半点不假,在初去的一年里邓若贤并没有表现出多少闪光点,但是在一年多将近两年后,荣山经济终于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开始显现出生机了。
第七十二章 高难度
赵国栋是带着一种相当满足和轻松的心情飞回昆州的。
两天三夜的休整,让他的从精神到肉体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尤其是和昔日的同僚和朋友们的攀谈沟通,极大的消除了在滇南几个月里沉湎于人事了解和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烦躁感,这种缓释感也许真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
三天的休息之后,迎接赵国栋的又将是一场艰辛异常的拉锯战,滇西南、滇西北和滇中以及部分省直机关部门的人事调整即将拉开序幕,这一系列的干部变动都会在一到两个星期之内彻底敲定,按照蔡正阳的设想,十一之前,这些地区和单位领导调整不但要结束,而且领导都要各就各位,进入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十一之前至少半个月,也就是九月中旬,这些调整就要到位。
想到这儿赵国栋既有一种负重前行的坚实感,有一种磅礴昂扬的勃发气息在胸中生成,能够见证历史,影响历史,本身就是一种难得机遇,也许这一次干部调整就要为滇南未来三到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格局和基础。
※※※
滇中,除了昆州外,便是指曲州、玉河、楚州以及更偏南一些的红山,五个地市州基本上就构成了滇南经济脊梁,尤其是昆州、曲州和玉河三市历来是滇南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前三甲,而滇中人口密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可以说是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
而这里的人事变动每每都牵动省里边高层的心,这也是蔡正阳之所以迟迟未动滇中地区人事的主要原因,他希望赵国栋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调研了解,来协调沟通,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一鼓作气的解决掉这个可以说最后一轮大规模人事调整活动。
蔡正阳皱着眉头细细的斟酌着赵国栋送上来的一份名单,这份名单只是划了一个大概,其中还有一些敏感位置甚至还不能见诸于纸上,尚未经过正式的讨论,书记碰头会都还没有研究,可以说很多东西都还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