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也无意于干涉针对难民的救助,毕竟魔都住着很多洋人,日本人也要关注自己的脸面。
随着清先生要求各大媒体正面报道秦家,于是有不少人关注秦家在魔都连续施粥的情况。
“据统计,秦家在魔都施粥一年,刚开始200个粥棚,目前减少到100个,每个粥棚每天施粥不下1500碗,一天就有15万人受益,其中除了难民以外,还有黄包车夫,甚至收入低微的小市民……
我们无法分辨到底是朱婉女士,歌仙雪向晚,还是风流倜傥的秦大少,谁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些人的名字每天被喝粥的百姓念叨,形同于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一般……
有些人说朱婉信天主,于是有的百姓跟着信天主;有人说歌仙雪向晚信道教,于是乎有人跟着感谢三清老祖;有人说秦大少无拘无束只信钱,于是乎有些百姓相信玉皇大帝……”
虽然秦笛一再要求,让施粥的青帮弟子待人和善,不能逼着人家感谢秦家和青帮,但是很多老百姓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挡也挡不住。
第249章 雪中送炭
这天傍晚,韩江坐在一家小酒馆里,跟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会面,这人名叫“张川”,已经在魔都从事地下工作很多年了。他跟韩江一样都是侥幸逃过劫难没死的人,原先隐藏在魔都的大赤党人,很多都已经牺牲了。
韩江把一盒香烟递给张川,低声道:“非常重要,今夜必须发出去。”
张川接过烟盒,塞在大衣里层的口袋里,用力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透过窗子,看见街角排成长队领粥的百姓,道:“这个秦大少,也不晓得是好人还是坏人,说他沽名钓誉嘛,他整整施粥一年;说他关心民众嘛,他又是魔都有名的大地主,不肯给百姓降房租。既有人夸他的好,也有人不断骂他。”
韩江也说不清楚,秦大少到底是啥样人。他虽然知道,秦大少愿意帮助大赤党,可此人也同样帮青白党,竟然一下子捐赠两百架飞机!那得花多少钱?能买多少条枪?
因此,韩江心里也正糊涂着呢,只能随口说道:“不管怎样,就冲他捧红那些歌星,说明他是资产阶级大少爷!”
秦笛在数里之外,于赌场顶楼听见这句话,禁不住泛起了苦笑。
晏雪就坐在他的对面,问道:“先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