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佛寺遍地不见道宫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1739 字 11个月前

那妇人眉头紧锁,待瞥见妙真颜色,顿时笑成一朵花:“诶呀,原来是真儿登门。真是有劳道长护送,还请进门饮一杯茶。”

薛振锷察言观色,心思一动,开口笑着婉拒:“这却不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间事了,贫道也该启程上路。”顿了顿,看向妙真道:“贫道暂住外祖家,便在外城麒麟门左近,你若有事,可去扫听做织造的孙家。”

冲着那妇人略略颔首,薛振锷转身洒然而去。

却说那妇人牵着妙真进得家门,虚情假意招呼一番,想起方才薛振锷那番言语好似意有所指,心中愈发不熨帖。待沏了茶水,这才盘问道:“那道人生得唇红齿白,端地好面貌,却不知根脚如何?”

薛振锷虽不曾说过自己根脚,那曹道人却与妙真交代了个清楚。妙真不识叔母虚情假意,只当此后有了依靠,便说道:“那薛道人出身真武,算是名门大派。其父……其父便是那薛珣。”

妇人惊呼一声,心思古怪起来。她方才见这侄女生得花容月貌,便起了攀附心思。想着攀上一门贵亲,家中来日也有了指望。

却不料,这侄女数年前被薛珣所害,而今竟又跟其子有了牵扯。

书中暗表,薛珣数年前任巡盐御史时办了一桩大桉,牵连无数。杨家本为盐商,被此桉牵连其中。妙真父母、兄弟、姐妹尽数斩首的斩首,发卖的发卖。

其父早年资助一举子,那举子虽不曾中举,却附在薛珣身旁做了个师爷。如此大桉,一众男丁自然不得走脱。这师爷到底心中不忍,便私下李代桃僵,暗中将妙真送与一路过女尼。

杨妙真十来岁便随着师父去了当涂,待师父故去,不得已才找上曹道人,说出自身身世。

妇人心惊胆战,颤声问道:“真儿啊,你可是还存了报仇的心思?”

杨妙真只是摇头:“我父囤积盐引、发卖私盐,既享三十年富贵,合该有当日之厄。侄女如今早已看澹,只求青灯古佛常伴,了此残生。”

妇人见杨妙真不曾落发,哪里信得这等鬼话。心下计较,这话怕是只能听半截。她曾听外子言说,薛珣如今正红得发紫,那薛家子临走之言绕有深意,想来是对这侄女有些心思?倘若与薛家攀上亲戚,好处也是不少。

心中拿了主意,妇人愈发殷切,只把杨妙真感动得眼圈微红。

却说薛振锷安步当车,揣着令牌又从聚宝门出了内城。沿途繁盛依旧,却见山下佛寺遍地,什么报恩寺、西天寺、鸡鸣寺,真真是香火鼎盛。

道观反倒是寥寥无几,薛振锷一路看下来,不自查的眉头微皱起来。

只这神京一地佛寺便远甚道观,大郕一十三省累加起来,只怕差得更远。此番下山游历,听闻那道门名山峨眉,如今干脆被那佛寺占据,如此情形,若香火愿力修行法门泄露出去,岂不是和尚得的好处更大?

无怪师祖向求真慎之又慎,便是王师兄摸索出存储香火愿力的法门,也只说在真武各宫观缓行。这是怕和尚偷了法门,反过来逼得道门走投无路啊。

转过雨花台,途经上方桥,沿途远远瞥了大教场、大祭坛,直到饿得前心贴后背,这才转到麒麟门左近。

薛振锷远身幼时随着母亲来回几次外祖家,原本记忆有些模湖,待到了近前,那记忆清晰起来,他便熟门熟路寻上了门。

街角一处三进宅院,看着颇为不起眼,薛振锷上前叫门。与门子答对一番,片刻后便有管家热情将薛振锷引入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