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与诸将商议,决定先将瞿能部疲敝之师、抵挡在黄背河西岸;集中主力击败资水附近的汉王军偏师,然后再回师阻击瞿能叛军。
此时周围一片鼓号之声,人马嘈杂异常,大军各部正在拔营向南推进。除了何福军的十万人,北边还有昨天傍晚赶来的一万骑兵援军;众将士因此士气大振。
但喧嚣声亦未挡住门外的一声大喊:“报!平汉大将军军令!”
不一会儿,侍卫便带着一个武将进屋来了,屋子里的文武纷纷侧目。
何福拿过漆封的军令,拆开先自己看了……张辅亲笔写的东西,并加盖了平汉大将军的印信,这是相当可靠的军令。何福看完内容,心里“咯噔”一声,顿时明白:张辅已经知道军情有误了!
何福沉住气,尽力不让情绪露在脸上,但他的神情仍然很细微地变化着。
“下去罢。”何福镇定地挥了一下手。
送信的武将抱拳告退。
屋子里一时没人说话,副将和文官们都在等着察看军令。这是军中的规矩,大伙儿不用催的,何福这样的大将应该懂。
何福拿着纸,在屋子里踱了几步,然后拿起来在空中扬了一下:“这是锦衣卫的奸臣谗言,误导了英国公。当此之时,大战在即,竟要本帅对瞿能叛军网开一面?岂有起理!”
副将襄城伯李隆开口道:“军令真这么写的?”
何福向李隆那个方向一递:“还有假不成?”
李隆往这边走过来,不料何福把手一收,径直将军令揣进了怀里,皱眉道:“此时不能动摇军心,以至功亏一篑,咱们应当仍照方略出击!等打赢了此役,有甚么责任,本帅一力承担!”
众人沉默着,李隆站在中间,收回空着的手,顿时脸色有点尴尬。
李隆的爹是原燕王府护卫武将,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封爵;李隆是世袭的襄城伯。他是个十几岁的后生,因为爹死了才成了伯爵,在军中没甚么功劳和威望。这时李隆欲言又止、终于没吭声。
这是个微妙的时刻。何福明知自己在公然违反军法,但他还是想博一下!作为一路大军的统率,带兵在外,平素对部将们有一定的生杀之权、至少给人穿小鞋是很容易的事……何福在博、在场的大多数人不会站出来反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