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用担心会祸及地方了,反正地少的根本不用担心,只有那些土地最多的大家族才真正害怕。以后所有那些主动投降的地区,都按照这个模式,反正各地士绅的财力,在杨家那些商号和钱庄那里,都有完整的统计资料,可能有些误差,但基本上真实。
宁绍两地各一百五十万,徽州两百万,衢州就算了,金华也得掏一百万两,这样光助饷就六百万了,再加上之前抄家的,杨都督的金山银山越堆越大。
倒是天启越来越穷。
皇帝陛下为了辽东军团南下,不得不大量消耗内库的存银,虽然还能撑得住,但终究已经开始入不敷出,全靠九千岁这些年存货多,不得不说这时候九千岁的价值真正展现,但即便如此天启也下旨停发了所有宗室俸禄。
毕竟他的税收也在大幅减少。
福建已经不交税了,浙江早就不再交给他了,倒是苏松还在交,但全都就地运往徐州,那里已经成为卢象升的大本营,已经南下各军目前全都靠苏松淮扬等地税款养着。
倒是杨信这里依然在交,不过他没让老百姓交,而是他自己把控制区原本应解京的税款直接运到京城,还是以粮食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把过去卖给京城的粮食,现在变成了白送的。反正这些粮食都是台湾,南洋,包括天津本地产的,他目前控制区原本承担的也没多少,整个南直隶才六百万石,苏松去一半,而且安庆淮扬这些地方也不在他手中。
实际他需要交给天启的也就是两百万石,加上杂税之类算三百万,话说大明的税真不高。
高的只是官员额外增加的。
而且这是总的,并不是说解京的是这些。
解京的一般就一半,不过杨都督慷慨大方,这点粮食他也不在乎,就给天启三百万石好了,不过北运的粮食不只是这些,但其他就是他卖给天启的了,实际上很多也是在本地收购,他这边粮食只准卖给他的粮站。就是粮食统购统销,各地城市粮商被他强制性纳入粮站系统,以此确保价格的稳定,反正这些粮商背后的士绅也基本上被抄家。这种统购统销制度已经在杨家庄户实行多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至于杨信控制区内部,今年他还不准备收田赋,打土豪和助饷就足够。
也算是一种收买人心了。
李自成的手段还是值得效仿。
明年再开始收,而且全都改成征粮,标准还按照过去的民兵就行。
不需要太低了,以这一带的农业水平,征收一个自耕农百分之二十的亩产足够让后者丰衣足食,以后随着工商业税收增加,可以逐步降低,但现在不行,而且他本来的承诺也就是这些,老百姓要求的也是这些,没必要再降低标准。
但粮食统购统销不能变。
余粮必须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