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杨霖自己并没有这个本事改变北宋的上大夫风气,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徒弟们,在将来兴起一股清流,越来越大,汇聚成大江大河,涤荡这个浮躁堕落的时代。

大宋的官员,是历朝历代人数最多的,但是真的干实事的,简直可以称之为异数。

蔡京就算再怎么贪腐,总算是推行了一些新政,让大宋朝廷有钱可以支撑军队打仗。虽然到了后来,两个皇帝还有领兵的童贯等大将不敢打。

从这一点看来,蔡京实在不该为北宋灭亡背锅,他背不动。至于后世大明,官员士绅富得流油,朝廷一分钱没有,崇祯还要筹钱发军饷的时候,世人才知道朝廷有钱的重要性。

大宋到了现在,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

冗官、冗兵、冗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让官员全都养成了当官就是来享福的想法。

不是没有有志之士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也曾努力去解决,但是全都望而兴叹。

昭德坊内,殷慕鸿眉头紧锁,叹道:“少宰,此事……铺得大了些,就怕是得不偿失。”

杨霖笑了笑,跟他说道:“无妨,早晚有人要做,不然大宋就完了,文人若是如此这般发展下去,只怕会祸及子孙。”

大宋之后,文人更加不堪,到了明清两代……呸,什么东西。

“本官享受着身为少宰的荣耀和优渥,就该为此做出些事来,你说对不对?”

这句话十分动人,但是从杨霖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殷慕鸿有些意外。

但是转念一想,少宰虽然风流不羁,行事不择手段,但是着实为大宋办了不少实事。

只不过他的跋扈和媚上,让人忘记了他的功劳,当初夙兴夜寐来回奔走,为了给西军提供灭夏的机会,他可是自掏腰包买通了蔡京和皇帝。

后来江南杀了朱勔、李彦,平定方腊,除掉了两浙路百姓的苦主。

不动声色,帮助大宋拿到了大理万里江山,说他是西平诸戎,南抚夷越,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