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把儿子叫过来,扶着他的肩膀,问道:“乐儿,你想去么?”
杨天乐小脸上,隐隐有杨通的影子,一种血脉相连的温情萦绕在心头,说话的语调也放缓了下来。
杨天乐仔细想了想,抬头看了看自己三哥,道:“想!”
杨霖欣慰地一笑,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个红绳系着的护身符,看上去有些陈旧,告诉杨天乐:“这是你出生后第一年,我要出征去吐蕃,你娘给我求得。
你爹我是不信明教的,但是我信你娘,信家人之间的感情。这么多年我一直带在身上,你带着它去交趾。”
杨天乐眼眶一红,杨霖板着脸道:“不许哭,妇人手里养出的儿子就是这个毛病,哭哭啼啼有甚鸟用。男儿四方志,洒泪向黄花。除非是读史有感、父辈西归,舍此之外,什么鸟事都不值得落泪。”
……
檀州城外,至今是严阵以待的模样,百姓们并不许迁回来。
所幸幽燕在辽末打了这么久,早就是赤地千里,在幽州一带官府妥善安置这些南迁的流民,倒也让他们很快安定了下来。
顶在前面的檀州,就是彻头彻尾的军州,到处都是纵马而过的强健军汉。
城内浑似一个巨大的军营,押运军粮辎重的民夫,驱赶着的战马、来回奔走的传令兵,将偌大的城池内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尤其是韩世忠的府衙前。
天气一天天转暖,就算是北地也已经是春暖花开,再过几天就是最适合出兵的时候。
女真人的南下,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从他们退兵的那一天,大家就知道他们会卷土重来。
大厅之中,燃着两个铜炉,将厅内烘的十分暖和。
韩世忠一改往日里惫癞模样,盔甲鲜明,眼色坚毅,环视厅内诸将。
曾几何时,西军的大帐内人才济济,但是和今日的自己相比,也差了点意思。
这才是真正的猛将如云,精兵如雨,再加上准备了大半年,粮草堆积成山,战马多而肥壮,将士久经训练,谁还会怕他女真鞑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