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什么汴梁,此间瘟疫还未肃清,好外甥,你还得继续发光发热啊。”杨霖扶着他的肩膀,鼓励道。
许叔微这才清醒过来,揉了揉眼睛,叫苦道:“我的好舅舅,这里的郎中太少了,有时候方子开好了,找人熬药都找不到。”
杨霖瞪了他一眼,道:“不是有韩世忠的军医营嘛?”
“杯水车薪,杯水车薪啊。”许叔微马上要开始长篇大论,杨霖赶紧插话打住他,道:“那韩世忠的军医营,也是你一手调教出来的,在云内何不继续招收学徒,以干代学,对你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许叔微叹了口气,眼前这个舅舅,看来是非把自己榨干不可了。
他小声道:“舅舅,你那外甥媳妇总也生不出儿子,我在汴梁,刚寻摸了一房小妾,要是累死在这,我们许家可要绝后了。”
杨霖哈哈一笑,脸上得意洋洋,拍了拍胸脯道:“儿子而已,这东西我有的是,实在不行我给你过继一个。不过我可得跟你说,生不出儿子,和夫妻二人都有关系。你看看舅舅,不是这么强健,能有这么多儿女?你不会不行吧,别不好意思,下次我把阮小七的海狗鞭,给你留点?”
许叔微刚想反驳,这不靠谱的堂舅,说的没一句正理,他那儿子都是自己的弟弟,如何能够过继。直到听到最后一句,眼色一亮,马上道:“一言为定!”
那可是真宝贝啊。
第578章 必有一战,灭其根脉
“圣人之言,未必是之乎者也,我对年轻人的期许,是脚踏实地,将圣人学说,运用到实际。”
杨霖在城郊开讲坛,许多书生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当地的百姓也来凑热闹。
讲坛上,并没有一句故作深奥的箴言,全是平白直叙的辞藻。杨霖背着手,时而朝东,时而朝西,大声地宣扬自己的理论。
到了大同城郊,靠近瘟疫之源,肯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些书生中真正的心系社稷的人物。
“当初皇城殿试,我曾经说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们都是大宋最好的学子书生,未来便是国家栋梁之才,这大宋的官位早晚都是你们的。只有匍匐着身子,真正的了解了脚下的这块土地,才懂得如何治理它。”
杨霖说道兴奋处,撸了撸袖子,这并不符合传统文士高冠博带,仪表堂堂的形象,但是底下的许多书生莫名的有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