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页

杨霖在一个蒲团上坐下,笑道:“我这里俗务缠身,今年怕是抽不出身子,便由师兄派人前往便是。”

洪九陵微微一愣,随机摆了摆拂尘,道:“那就让志元去吧。”

这种朝堂的事,他不想涉入太深,如今的延庆观已经达到了顶峰。

再要过多插手政事,必是取祸之道,老道士活了这么久,看得十分通透。

在中原,从没有宗教涉政能有好下场的,这和西边的许多蛮族不同。

那些人讲究君权神授,但是在中原王朝,君就是神。

赤阳师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位的,老道士心知肚明,延庆观背后也出了不少的力。

从当年这个扬州解元进京,在长乐楼宴请自己三人开始,他的每一年都是平步青云,踏的每一步都是登天梯。

只要他得势,道教昌盛已经是必然的,延庆观的荣耀也不会熄灭。

杨霖点了点头,这种大典,自己不适合再去了。当初不过是争权夺势的一种手段,如今权势尽在手中,他懒得去出这个风头。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在家中陪一陪家人。

至于赵偲,则要忙碌许多,他得选几个武将,一起到南苑射猎,玩上一天,然后赐宴。

今年的春节又赶上立春了,还要有打春仪式。开封府就要赶一头牛进皇宫,这叫春牛。赵偲拿鞭子抽抽牛,叫做打春,那意思就是新年得好好干活才有个好收成。

即使是在重视商业的大宋,社会的根基还是农业,农业是如今中原王朝的立国之本。

不管哪一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农耕,吃饱了饭什么都好说。

杨霖留着延庆观几个道士多留了一会,他们便起身告辞,杨霖亲自送到了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