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但他必须写,为了赏识他的人们,他也得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东西来。
再说了,靠码字就能拿钱的感觉太好了,不用那么辛苦去冒险做黑手党的工作,有更多时间在家里陪伴孩子们。
最重要的是——他家最大的孩子,幸介本来的愿望是成为黑手党,现在,看他码字赚钱之后,又觉得当作家很帅,想要成为一名作家。
织田作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所说的那个成语,‘孟母三迁’的含义。周围环境对孩子的教育真的有很深远的影响。作为在黑暗中辛苦讨生活的人,他希望孩子们能有更美好的理想,跟更和平的生活。现在想来,幸介想成为黑手党是因为崇拜他,因为他这个不争气的大人给立下一个不够正直的例子。孩子们的思维都没定型,作为孩子们身边最为接近的成年人,自己必须做出表率。
因此第二篇作品也很重要,这是向世人证明,他不是偶然昙花一现的幸运儿,而是真的有能力,有才华,能够驾驭文字的职业作家。
……可是,还是好卡。
织田作闭门造车很多天,结果还是写不出。
写不出,怎办?
书店老板听说之后,给了他一个好建议:“你第一篇怎么写的,你可以参考当时灵感的来源再写不就好了?哪怕是续篇我想大家也肯定喜欢看。”
——灵感来源?
织田作看到路旁的招聘广告写着:武装侦探社,招募办事人员。
他陷入沉思。
他现在已经想通了,他真的不是写幻想系小说的人才。他只能写一写真实发生过的事。
上一篇作品,也是他看了新一的办案过程,被邀请去米花镇才写出来的。
再去米花镇找新一不现实,那么,加入武装侦探社,一边工作一边搜集现实案例做素材呢?
……不,那样好像也不太好。案子会涉及到很多个人,随便把别人的写出来实在不太应该。新一那次,是本身很多人看到也了解情况,算是公开的案例。侦探就不一样了,侦探应该对委托人有保密义务,如果他加入侦探社,就更不能写委托人了。